当前位置: 父亲节 >> 风俗习惯 >> 他们用一年时间在十堰拍下这些第一张已泪
时光奔流,未来可期!庚子鼠年渐行渐远,牛转乾坤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回望过去一年,我们感受到了“向死而生”,见证了太多的感动和温暖瞬间....这一年,盛衰荣枯和喜怒哀乐发生在每个日夜,十堰晚报秦楚网的摄影记者们用光影记录着这个城市的点滴变化。
他们的镜头下,有波澜壮阔也有岁月静好,不止有大事件、大人物,也有隐藏在街角市井的轶事和你我身边的小人物。
我们将记者一年来拍摄的图片进行盘点,再现车城故事,一起记住这不同寻常的年。
▲《逆行武汉》年1月28日,正月初四,一名在武汉工作回老家过年的十堰籍医护人员向家人挥手道别,重返岗位。
▲《火线入党》年2月2日,医院3名在救治一线的预备党员向党旗庄严宣誓,经党组织批准他们正式入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坚守岗位》年2月8日,两名工作人员在高速十堰西出入口值勤,根据防控部署,这里24小时值班,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
▲《群防群控》年2月8日,郧西县土门镇,几名村干部带着宣传小喇叭和锣,走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相关通知。
▲《土味标语》年2月8日,郧西县土门镇,街道上悬挂着通俗易懂、土味十足的疫情防控宣传标语。
▲《安静的春天》早春二月,郧阳区樱桃沟春回大地、花开烂漫,却如此的安静。
▲《空空街头》年2月12日,三堰人民路上,昔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空空荡荡。
▲《消杀勇士》年2月19日,由8名义务志愿者组成的消杀勇士逆行活跃在城区一些老旧小区进行义务消杀,他们冒着高风险不计报酬逆行而上,成了疫情期间最美志愿者。
▲《网络课堂》年2月29日,一名小学生在家中上网课。
▲《疫情下的网课》疫情期间,郧阳区南化塘镇西河村五组一座无名高山上,胡玉婷和4个妹妹在树丛中聚精会神地看着手机上网课。由于家中没有网络信号,为了能学习学校的远程教育课程,胡家五姐妹每天7点多开始爬山,需要花费30分钟爬到山顶有移动网络的地方蹭网学习。
▲《情系十堰》年3月3日,满载着桂林米粉、罗汉果等广西特产的货运车辆运达我市,这批由桂林市捐赠给我市的抗疫物资饱含着广西人民的浓浓爱意。
▲《康复出院》年3月13日,医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向医护人员挥手道别。
▲《有序恢复》年3月14日,停运了3个多月的城市公交陆续开始恢复运行,测体温、戴口罩……我市各行各业都开始有序恢复,城市渐渐迎来生机。
▲《战疫生活》年3月15日,公路园一小区,母子俩在楼下享受户外运动。
▲《勇士回家》年3月21日,广西医疗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向十堰人民挥手作别,30多个日夜,这支为帮助十堰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而临时组成的“远征军”,在我市抗疫前沿阵地上拼尽全力。
▲《不会忘记你们》年3月21日,广西援助我市首批医疗队撤离,十堰市民自发走上街头送别,有市民带着家人举着标语感谢广西医疗队甚是感人。
▲《复产复工》年3月23日,十堰传媒大厦建设工地,工人开始投入施工建设,由于防控形势好转,全市大部分行业开始复产复工。
▲《铁路复运》年3月25日,关闭50多天的高铁十堰东站恢复营运,一趟十堰赴北京西“点对点”复工专列正式发出。
▲《景区开放》年3月26日,武当山景区时隔2个月后重新开放,同时对广西援堰医疗队员、所有援鄂医疗队员及广西人民免门票。
▲《清明代祭扫》“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4月3日,在十堰公墓的墓碑前,几名“代祭扫”志愿者手捧鲜花祭奠逝者。清明节代祭扫志愿服务一方面能避免集中祭扫引发的输入性和聚集性疫情,也能方便市民向先人寄托哀思。
▲《春回大地》年4月9日,郧阳区郊外,春回大地、万复复苏,田野上五彩斑斓,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城市复苏》年4月14日,源园公园里,市民们戴着口罩或打太极或跳广场舞,城市街头、广场公园又迎来了勃勃生机。
▲《就地务工》年4月10日,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的袜业扶贫产业园里,周燕一家三口同在一家工厂务工。疫情突如其来,一家人决定都在家乡就业,既能打工又能和家人团聚。
▲《项目开工》年4月21日,郧阳区茶店镇,全市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当天共有52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亿元。
▲《云艺考》年4月29日,十堰市车城高级中学舞蹈房里,高三艺考生在忙着录自拍视频。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式下,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原本的校考,要求考生自己以录制视频在线提交等方式参加专业考试,学校进行远程云筛选。
▲《市长直播》年5月20日,“感恩桂人,堰遇美味”——柳州十堰直播连线活动在两地举行,副市长王晓与柳州市副市长王鸿鹄在直播间连线,将两地优质特色产品推向全国,为两地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街头时尚》年5月26日,五堰步行街,年轻人换上了时尚的夏装,曾经热闹的商业街又恢复了往日人气。
▲《未雨绸缪》年5月26日,郧阳区汉江河上,武警十堰支队开展水中抢险救援、冲锋舟驾驶等专业培训,加强部队水上救援力量建设。
▲《地摊经济》年6月7日,“新消费、新体验、新经济、新活力”茅箭消费季系列主题活动在十堰火车站北广场正式启动,吸引不少市民前往品尝美食,消费购物。
▲《初为人父》年6月17日,父亲节前夕。医院病房里,28岁的小李手忙脚乱地抱着刚刚出生的女儿,显得兴奋又激动。
▲《无臂青年》年7月7日,丹江口市土关垭镇,无臂青年王院生用脚当手操作电脑。6岁时的一场意外触电事故,让王院生失去了双臂,经过苦练和学习,他能熟练地用脚操作电脑,并成为天猫、京东上4家店铺客服。
▲《考完了》年7月8日下午,结束最后一门考试回到教室,郧阳中学高三(15)班的学生们兴奋地将班主任高高抛起,这一刻是释放是感激,也是学子们难忘的一段青春。
▲《文化传承》年7月22日,市艺术剧院的戏曲演员在进行“戏曲进校园”表演前的准备。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审美观,他们从年底开始,在全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成人礼物》年7月25日,市柳林中学内,一场成人礼正在举行,学校为每位学生赠送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生们喊出了爱国、感恩、责任、逐梦的誓言,这样的成人礼终身难忘。
▲《惠游武当》年8月7日,“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全省启动,惠游十堰分会场活动在武当山景区同步启动,现场发布了多项重磅旅游惠民政策。
▲《英雄归来》年8月9日,仙山武当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39名抗疫医护人员重返故地,开启了“与爱同行惠游湖北”的免费畅游之旅。
▲《最火江滩》年8月15日,号称十堰“小三亚”的郧阳区二桥江滩边甚是热闹,许多市民从十堰城区开车来江滩戏水,感受凉爽和惬意。
▲《“天使”走秀》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当天,医院“最具网络影响力医师”、“最具医疗服务能力医师”等多个组别的名医务工作者代表依次亮相,开启一段别样的红毯秀。
▲《我要妈妈》年8月25日,我市幼儿园开展为期一周的新生适应性入学,在京东路一幼儿园,刚刚迈入幼儿园的孩子们哭声一片,纷纷哭喊着要找妈妈。
▲《泪别战友》年9月1日,高铁十堰东站,服役期满的武警十堰支队战士和战友道别,满是不舍。
▲《最美婆婆》19年前,周贤芝年仅30岁的儿媳卜昌娥,因触电失去四肢。“娥子,不哭,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把你饿着。”周贤芝对儿媳妇作出这样一个承诺。19年过去,75岁的周贤芝还在坚守着当年的诺言。
▲《光影武当》年9月10日,武当山玉虚宫,一场裸眼7D光影秀暨北极光之夜盛大开幕,古老的武当建筑与现代炫酷的声光电科技融合在一起,惊艳了夜空,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欣赏体验。
▲《爱心早餐》年9月13日早上6时,天还未亮,张湾区温暖义工协会的义工们分头为环卫工人送去包子、馒头、豆浆、鸡蛋等早餐。一年多来,该协会通过募捐、义卖报纸等方式筹集资金,坚持一月两次为城区环卫工人送早餐,他们的善举感动一座城。
▲《儿子,快醒来!》年9月21日,医院重症病房里,妈妈涂秀梅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儿子快快醒过来!9月19日下午,十堰9岁男孩张傲赛玩耍时不慎从7楼坠下,伤势严重。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报道此事后,引发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fsxg/1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