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15重税被秒成渣中国买家让国内父母1

发布时间:2021-4-30 16:54:47   点击数: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m.39.net/pf/a_7805810.html

本周一(7月25日),加拿大BC省政府突然宣布,从8月2日开始,外国买家在大温哥华地区买房,将被额外征收15%的物业转让税(PropertyTransferTax)。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海外投资者想买栋万加元的房子,就得额外多付30万加元。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政策公布得十分仓促,是否真的能起到打压房价的作用,还要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不过这两天已经有地产经纪接到了中国客户的电话,表示如果有受到新税政策影响、买家不愿意继续进行交易的房子,他/她愿意接手!原因是这些人手上有数百万加元资金,但之前几次抢Offer都失手,因此想借此机会“捡漏”,额外付15%的税也没什么。

这令不少本地经纪惊呼,加拿大果然还是太年轻,大大低估了中国人的购买力!据《明报》报道,还有中国买家为了能在新政实施之前完成交易,而放弃银行贷款的各种手续,直接让国内父母汇款万加元,一天之内搞定,太恐怖了!

除了有中国土豪出手把加拿大新政碾压得渣都不剩之外,还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项规定漏洞百出,可以钻的空子可不止一个。

海外资金成立公司,想买多少房就买多少房

BC省新民主党(NDP)房地产评论员DavidEby假设了这样一种情况——作为一名加拿公民或移民,我可以用%的海外资金来成立一间公司,由于新政策约束的是海外买家而非外来资金,所以通过这间公司我可以尽情买房,想买多少买多少,不用额外付一分钱的物业转让税。

同理,外国人也可以成立这样一间公司,用同样的方法在温哥华买房,只需要确保自己公司的大部分普通股控制在加拿大境内,哪怕公司创始人生活在海外,拥有%股权,也完全没有问题。

Google就是一家股权掌握在创始人手中的公司。

额外15%的物业转让税不适用于楼花

DavidEby表示,新税政策并不适用于楼花,所以海外买家完全可以先购买楼花,然后在工程完工、注册之前火速转手出售,达到炒房投资的目的。

“我们以前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买下了大楼里所有单位,然后再一间间倒卖出去,就像卖球票似的。新政策拿这样的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以入股公司的方式来买房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加拿大公民或移民成立一间公司,然后以这间公司的名义买房。当外国投资客想购买这处房产时,可以直接购买公司的股份,成为大股东,对房子有直接控制权,但房产还是在加拿大公司的名下,也就不存在额外15%物业转让税的问题了。

与加拿大亲友一起买房

有分析人士指出,因为现在的政策并没有对“合买”的行为做出规定,所以如果海外买家与加拿大本地亲友一起买房,然后按照99%和1%的比例来分配业权,就算把这1%的资产送给亲友,也比直接缴税要划算得多。

钻空子,真有那么简单?

温哥华地产律师SkyAnderson表示,在避税的问题上,人们总是花样百出,但以上这些方法真正实行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很简单,在我看来,没有人会愿意把房产注册在其他人名下,就是为了买房投资,哪怕是家人。”

BC省财政部长MikeDeJong表示,从6月10日到7月14日,温哥华地区新购入的房屋中,10%都属于外国买家。

重税,只会吓跑辛苦攒钱想买房的人

温哥华地产经纪机构MacdonaldRealty副总裁库珀(JonathanCooper)说,就他接触的海外买家来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真不是那种不把钱当回事的人。

他最近正帮着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家庭买房。他们看中了一间位于Bowen岛、叫价76.5万加元的房子,并已经交了定金。不幸的是,他们的成交日定于8月2日新政策实施以后,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额外支付11.5万加元的物业转让税。

以库珀对那家人的了解,这比很不小的费用足以让他们打消买房计划。

库珀说,其实大多数海外买家和加拿大人一样,都是辛辛苦苦攒钱的人,这种额外征税的方法对他们很不公平。

加国无忧

本文为加国无忧专稿,版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CanadianCopyrightAct等法律法规保护,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或抄袭。如发现任何个人或组织违反相关法规,必追究其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hd/132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