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父亲节美文父亲的时间

发布时间:2016-11-14 17:42:23   点击数: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父亲的时间是从年农历9月25日开始,止于年农历9月27日,整整90年。若按照阴阳先生的推算,父亲在世时间应为92岁,这个属于父亲享用的时间实在不算短。在我们家乡也算得上名列前茅的高寿老人了。按照佛家学说,生命都是有造化的,依照科学的说法,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无论怎么说,父亲的高寿冥冥之中都有其内在的合乎规律的缘由和理由。

幼年的父亲贫寒苦命,六岁丧母,祖父靠“担脚”(即担挑子)谋生,父亲跟随祖父背井离乡,落居洛南县景村镇,给人放牛、耕田、打短工、做药铺小伙计。因聪慧好学,祖父时断时续地把父亲送到当地私塾学堂读书,一晃数十载,边耕边读的父亲渐渐长了膂力,便跟着祖父一同扛起生活的重担,走州过县,不避寒暑。年,父亲考入当时国民政府创办的公立商县师范学校,值动乱年代,学校时办时停,其间,因父亲会拉胡琴,被校方吸收到宣传队宣传抗日,多次被地下组织减免学费,年秋季,父亲学满毕业。年元月,父亲选定了他终生的职业——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直至80年代中期从丹凤中学退休,整整从教40年。

父亲的时间多数都站在讲台上,黑板、牌擦、粉笔、教鞭、教材、作业本等与他打了一生交道,父亲不厌其烦地面对着这些事物,抑扬顿挫地授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在他担任的生物课程里,孜孜矻矻求索,一丝不苟地传授,尽力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本分、忠诚和职业操守,受到历届师生的好评和尊敬。在我小时的记忆里,父亲备课总是备到深夜,冬季坐在一盆木炭火旁边,桌子上的台灯散发着微弱的光,父亲一会儿写写教案,一会儿转过身凑凑火盆里将要熄灭的炭火,他的左右始终萦绕着一缕缕呛人的烟雾,这是我常常在睡着和醒来时见到的情景。也许因出身贫寒,父亲对来自山区的苦孩子感同身受,在各个方面格外关心他们,给过多少衣物,资助过多少辍学的学子重新就读,母亲说连她也记不清楚了。父亲常常说,知识改变命运,穷人的孩子就是要争这口气。据我所知,父亲教过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有人官至省政协主席,有人担任市人大主任,还有很多当这县那县书记县长的。当然,更多的学生则在各行各业从事着普通的劳动。退休后的父亲,无论是当过官,还是普通劳动者,凡是来看望他的,他都感到十分得意,十分安慰,过后他就对我们说,他当初选择的教师职业没错,总有人记着他看望他,一个普通人的价值观满足感在他的心里幸福地荡漾着。

父亲一生艰苦朴素,生活十分节俭。尽管他也是挣工资的人,但由于我们姊妹弟兄多,吃喝拉撒的开支常常让父亲捉襟见肘,月不付出。所以,钱在父亲手里总被攥得很紧,他烟瘾大,但不敢买好烟,他抽烟时总是把烟抽得很干净,常常把一支烟抽到火烧指头时,才猛然扔掉烟蒂。父亲的床底塞满了烟盒,花花绿绿的烟盒多是过去的羊群、宝成、延安之类,很难见到大前门、中华牌香烟。父亲平时省吃俭用,他没有穿过一件贵重的衣服,没有一件西服一条领带,一块延安牌手表几乎戴了几十年。父亲的办公案头常年摆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日历,不知何年何月买的,这个带支架,能从背后旋转星期、月份、日期的日历,被父亲精心地保养着,他剪下纸烟盒上的图案装饰在塑料盒里面,一日一日地旋转,一年一年地使用,父亲的四季就在这个日历上更替着。人用物,物用人,直至三年前父亲病倒无力转动这个伴随了他几十年的日历,他才交给我,让我替他旋转时间。(父亲,我要对你说,你在病中的三年,我每天都替你在转动着日期,即使我出门在外,回来后也要为你补上未转动的日子。)父亲的俭朴受到过欣赏,但也遭到一些人在背地里的訾议,我从小就听见过有人说父亲小气、吝啬,我为有这种议论为父亲感到不解羞愧。但后来当自己也成家抚养子女后,我才慢慢理解了父亲当初拮据生活的身不由己。正是因为父亲的影响,即使我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也决不会浪费一粒粟,一寸棉,因为这是传承捍卫着一个父亲的美德。父亲虽然一生节俭,但他对待公益事情上却很大方,老家万湾建桥修路,父亲带头积极捐款,得到乡邻称颂。今年春天,当我决定要出版我的散文集时,父亲在病床上与母亲商量,要给我赞助元出版费。我深知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莫大的精神支持,我不能拒绝他的一片心意。但我不能拿那么多,最后我说服父亲收下元。令我唏嘘遗憾的是,就在我的新书《在低处》刚刚从出版社托运回家时,父亲却突然病危,弥留之时他可能不知道我的书出版了。

父亲一生淡泊处世,与人无争,他心细,凡事谨小慎微,是个典型的“树叶下来也怕把头打了”的人,这种性格的形成,可能与父亲身为独子出身寒门有关。在我长时间的记忆中,父亲待人总是笑脸相迎,总是在低头听取别人的发言,总是在点头默许别人的意见。而他总是很低调。如果说别人是一座山,父亲就像是山上一块石头;如果说别人是一棵树,父亲就像是树下一株小草。在他的教师生涯中,父亲也曾遇到过做领导的机会,但他却谢绝了,即使别人指责他谦虚也是错误。父亲只想当一个教师。父亲的职称,退休时也只是中教一级,别人在争荣誉地位职称时,父亲仿佛就是一个旁观者,仿佛那一切都于己无关。听其自然的处世态度使父亲吃了不少亏,他一生多在县级中学教书,解放前就教书的他,论资历起码也应晋升副高,可父亲从来不提世事的不公,逆来顺受,任劳任怨,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事,不计宠辱。汉人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我写的这些,绝不是说父亲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只是想客观反映他的淳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争与不争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站的角度不同,谁也很难理清争与不争的孰对孰错,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父亲的人生也尊随着与他的思想、知识、性格等因素有关的规律。易经上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这句话的意思说明,世间的人事自有其公正公平的一面,父亲说他不争,“文革”时避免了挨整,友人说父不争,晚年却“益寿补亏”。

在父亲的时间里,我与他的感情既有深厚的感性色彩,也有冷静的理性成分。我小时被寄养于奶妈家,大约能记事时我第一个记住的家人就是父亲。那是一个秋天的午后,父亲来奶妈家看望我,因为陌生,我害怕看见他,撒腿就跑出奶妈家门躲避,当我跑到认为安全的地方,见一只松鼠钻入一个墙窟窿,就蹲下来往里看,看着看着,就觉得有个黑影罩住了我,一抬头,看见的是巨大的父亲的脸,我喊了一声父亲的名字,“啪”一个耳光,父亲打了我,从此,我知道什么叫父亲了,惧怕就成了我与父亲的距离。到了六岁上学的年龄,父亲强行将我带回家,我很长时间感到与家人不和谐,好像是抱养的一样。日子慢慢地过去了,我也慢慢地成长着,虽然父亲给予我的是严厉,但他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经常让我在课外背诵《雷锋日记》,背诵作文书上的优美段落。为了使我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他辗转多地求人给我转学,乡村小学,镇级中学,直至我上了县级中学。年我高中毕业,被县知青办安排到铁峪铺镇插队劳动锻炼,在此期间,因知青组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正值青春彷徨期的我感到前途茫然,父亲先后两次到知青组看我,教我要向好青年学习,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直到我参加了工作,父亲依然谆谆教诲,教我做人处事,教我学习生活。年,我闯西安当了编辑记者,父亲很支持,鼓励我要多学习,谦虚谨慎,踏实做事,看得出,他对儿子已经有了信任感成就感。晚年的父亲,一次在与我拉家常,谈社会风气不正,买官卖官时,一生谨言慎行的父亲居然对我说:“儿子,以你的本事,给你一个县委书记当,你也能够胜任。”我深感惊讶,原来,自己在父亲心目中有这么大的重量,这是一个父亲对他的儿子的充分认可,这是一个父亲一生说出的一句最大的大话,好多年来,我把这句话埋在心里,不敢说出,我怕人笑话父亲,如今父亲走了,我也不怕别人笑话了,我自知之明,连党员都不是的我,即使今生当不了众人的县委书记,但在我的父亲眼里,我就是他一个人心目中的县委书记。

“从教卌载敬人敬业桃李满天下;享寿九旬爱国爱家儿孙遍四方。”这副对联是我专门为父亲撰写的,它基本上可以概括父亲的一生。长长的挽联从楼顶上垂落下来,庄重肃穆,引来众人敬仰。此时此刻,挽帐收卷,父已入土,剩下一座空楼,静静矗立在村院当中,让人真正体验到了人去楼空的悲伤和无奈,往日夜间归来,无论早晚,抬头看见楼上的灯亮着,就知道有父在,心里就踏实,现在灯灭了,人走了,站在院子里,我把头抬得再高,眼前呈现的一幕,除过黑夜还是黑夜啊!(摘自《重头戏》平台)

-----------------------------------------------------------

丹中在线ID:sxdfzx,敬请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hd/18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