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节日礼仪 >> 致父亲节最好的教育来自父亲的较量
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出来后,蔡蔡的老公就把车子开过来了,我们都笑她,这个老公屁癫癫的鞍前马后啊!
真的是我们圈子里出了名的好男人。记得一次到蔡蔡家,她老公知道我们许久未见,自告奋勇下厨,好留给我们多一些时间聊天。他一个人买菜做饭忙里忙外,张罗了一桌子菜,我们几个女人,只负责在屋里喝茶聊天。
吃饭的时候,他还特意把牛奶温一下。他说蔡蔡胃不好,喝不了凉的。
这话,引得我们坏坏的侧目。而蔡蔡的脸上,则泛起了幸福又略带羞涩的笑容。我是不羡慕的,但边上几个小姐妹可忍不住了,纷纷问,这么个暖男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调教出来的?
蔡蔡说,哪有什么调教哦,他父亲对他母亲就是这样子的。上次不是去北京旅游,他父亲都是全程拉着他母亲的手。
这一切都没有刻意而为,父母善意,会表达爱,就在这种氛围中长大,自然,在老公看来,付出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定定地看着蔡蔡,好像第一天认识她似的,因为平时的她,总是看起来很神经大条的那种。但是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TM的太有智慧了!
要改变一个人,实在很难。你爱上的,最好就是他本来的样子。看一个人,不是听他在你耳边如何说,也不是看在你面前如何做。而是走进他的家庭,去了解他和家人最真实的样子。
不是有句话,“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吗?
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核心。这便是来自父亲的较量了。
在家庭里有充分的自由,父母对于子女的事情,从来不会指手画脚。如果,他的父母相互欣赏、恩爱有加,即使吵架脸红,也绝不说出戳心的话。
2父亲的较量有多重要?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在东方的很多父亲很容易在子女日常教育中缺席,不是管得过度,就是根本管不住孩子,可梁启超管得全面又得法。
以前看过一本书,是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写的,名字叫《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
里面有一句话说的是,梁启超是孩子们的慈父和朋友,他注意引导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又十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志愿,因材施教。他对每个孩子的前途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却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
可以看得出他真的是一位很有智慧的父亲。
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前后,父亲梁启超甚至还为他们考虑了蜜月安排和回国计划。
结婚前,梁启超写信给梁思成、林徽因,慈父情怀跃然纸上,“婚礼只要庄严不要侈靡,衣服首饰之类,只要相当过得去便够,一切都等回家再行补办,宁可节省点钱作旅行费”。
结婚后,梁启超向梁思成夫妇二人指导欧洲一行,信中说,到美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极有特色,市容亦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
由是入德国,除几个古都市外,莱茵河畔著名堡垒最好能参观一二,折入瑞士,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了解……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
而自幼聪颖出众,美貌不群的林徽因,成一代建筑学家,更是离不开父亲林长民的早期教诲。林徽因自幼深受家学影响,尤其是受到父亲的教育和熏染。
他们父女之间的关系,正如徐志摩在《伤双栝老人》中所说:“这父女不是寻常的父女”。他们父女之间更是知己,是父亲教女儿林徽因放眼看世界。
16岁的林徽因随父林长民游历欧洲,让她接受了中西两种教育。年,19岁的她毕业于英国教会办的培华中学。林徽因年写给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的信说:我是在双重文化的教养下长大的。
而她在父亲身边,接受了中式教育。
高手自有高手的较量,那就是父亲的较量。所有的时代都有拼爹,拼的绝不仅是财富。
所有的时代都有富二代,但富的绝不止是金钱。
父亲心中有丘壑,子女眼前更容易见到山川,而不是局限在短浅的三五步路七八个人。
3和朋友聊天,她说她在上海念财经大学的表妹,小小年纪很厉害,除了奖学金,一年还收入十几万,因为选修的是国际会计,在很多人找不到工作时,表妹已经开始帮人翻译国际金融专业文件了。
当年这个年纪的自己还在逃课和爸妈吵架呢!
我说因为她妈妈是一级造价师,爸爸是教授啊,而且她边上还是复旦大学,这本身就是拼爹的年代!
朋友说我仇富,噢。其实就是这样子的哦,这本来就是很真实的。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就像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前行者如何,跟从者也会如何。
长者如何,晚辈也会如何。
这就是父亲的较量了。
教育语境下的较量,不是毛新宇有个爷爷叫毛泽东式的寄生,也不是王思聪有个老爹叫王健林式的遗传,不是葛优有个父亲叫葛存壮式的继承……
这种拼,只是权力、金钱、资源的世袭,与我所说的拼,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4我的父亲,没有读太多书,对于我们姐妹,也没有太多的管制,他没有很努力的关心我们的学习,基本都是属于那种放养式的。
没上过学校里的兴趣班补习班,每个周末都是想干嘛干嘛。暑假寒假从来不按时做作业,父亲也不管,最后一天熬夜,撕掉作业本中间几页,抄上答案就交上去了。
不过说来也奇怪,也正是因为他的不问,所以我们对于学习没有很抵触的情绪。所以成绩都还行。
我的兄妹几个,一路市重点。而我,更像个野孩子,包括我后来从广东到浙江。年年自己提着箱子登机,行李都一定会是我自己拎到行李带上的。如果要出去旅游就自己办证自己订机票订酒店,拿着地图找要去的地方。
和几个姑娘们一起出去,没有男生,她们叫累,搬不动箱子,我就给她们搬;订不来行程,我就给她们订;觉得想去哪儿吃饭但是嫌贵了,就我出钱请。我从来不欠别人人情,也不贪别人便宜。
即使到现在,我依然觉得,我那放养式的父亲,锤炼出我们坚强的性格,培养出对大自然、对很多事情能有博爱之心,从而渐渐懂得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不强迫,不设置,接纳自己更多的可能,让我们最大压力,仅仅来自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特质。
父亲是个有分量的称谓,意味着一个男人从此心里住进了孩子,他是孩子的避风港和指南针,也是家庭的定海神器。
父亲节快到了,谢谢他,即使他不是最完美的那个,但是在心里,肯定是最好的那个!因为我们为人父母时,不一定做得比自己的父母当年更优秀。
他真的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爱我们。
(来源:ABB电机盘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