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节日起源 >> ldquo弋江老酒杯rdquo父
一个人即使卑微如草,也要吐露出生命的绿色,给大地穿上崭新的衣裳。父亲就是这样的人,他自己哪怕是一粒小小的萤火虫,也要发出那一点点的微光!
三十多年前的一天,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外面大雪横着飞,我们一家人却热火朝天,在蒸糯米粑粑,准备过年时享用。那时,虽然家里条件差,但是过年总得想方设法准备一点好吃的,招待来拜年的亲戚。我们兄弟几个闻着糯米粑粑的香味,在一边吞咽口水。
突然,门口来了两个要饭的,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牵着小孩,小孩缩成一团,脸冻得通红。闻到糯米粑粑的香味,他们于是迈不开步子,靠在门边上就不走了,估计是饿坏了。父亲把他俩请进屋子里,让他俩坐下,端出糯米粑粑给他俩吃。老人很感谢,吃了两个粑粑,就不吃了;那孩子狼吞虎咽,不知道吃了几个……父亲面带微笑,给孩子倒了一碗热水,让他慢点吃。
眼看天就要黑了,父亲执意留他们住下,让他们在堂屋里打地铺。父亲在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干稻草,说别把人家孩子冻坏了,还把家里从来没用过的一床新棉絮拿了出来,给他们盖上。那床新棉絮,是准备留给大哥结婚用的。
第二天我起床时,两个要饭的早就走了。阳光普照,母亲拉绳子把那床新棉絮晒在外面,母亲几乎叫了起来,埋怨父亲多事,留宿不认识的要饭人,说棉絮上面有好多的虱子。父亲呵斥母亲话多,说多晒几天,虱子自己就会爬走了。
父亲牢记“与人为善”的祖训,他说我家祖辈一直重视家风家教,广结善缘,积善成德。我的祖辈只要年成好,就去“朝九华”,父亲六十岁后,家里条件有所好转,他自己多次上九华山进香行善。早年,父亲有幸结识了九华仁德法师,聆听教诲,还受赐赵朴初老先生的墨宝“知恩图报”。父亲至今一直把“知恩图报”四个大字挂在床头,时时提醒自己,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父亲后来去了普陀山、大华山等地,远游学习,并在六安大华寺做了几年的义工。
八十岁时,父亲才停止田间耕种,但是仍不舍土地,在门口自留地里种点小菜,供子女或者邻居们免费采摘。父亲还喜欢栽种果树,果实人人可摘,父亲说这是土地馈赠给大家的礼物。
前几日,看见小弟从老家发来的抖音视频:88岁的父亲挥着锄头,在一畦菜地上劳作。父亲希望有更多的人吃上他种的绿色蔬菜。
九华山大兴和尚有一句名言“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我斗胆化用一下,用在父亲身上——“善人善自己”,父亲无意之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承了“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子女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与人为善,于己路宽,愿父亲大人健康长寿!
44、坚忍的父爱说实话,不太喜欢过洋节。但父亲节,不管是泊来品,还是土特产,都值得认真一过。
一提到父亲,大多人头脑中肯定是“父爱如山”、“父爱深沉”的印象。我的父亲,不擅言辞,给人的印象是典型的老好人。为人处世,不懂变通,吃亏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为此,父亲没少听到母亲的“数落”。是人都不喜欢被批评,每次母亲嘲讽父亲时,我能看到父亲黝黑的脸庞会泛起红光,我知道,父亲是憋屈,他的嘴巴太笨拙了,加上自己吃了亏,挨批受训也是理所当然,自己能做的就是哑巴吃黄连了。多数时候,母亲的一阵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后,两人又回到雨过天晴的日子里,如果哪天父亲面对母亲的批评,脑子里始终梗着“人善人欺天不欺”,多半会在暴风骤雨后,进入冷战的阴霾。和别人家大打出手的热战相比,父亲情非得已的选择冷战,其实是对我和妹妹的最好保护,因为有家在,一切希望都还有希望。
高三那年的开春,天寒地冻。我要去县城读书,临走时,父亲看到天空中的鹅毛大雪,非要让母亲给我拿床厚棉絮。我嫌重,不想带。母亲也说春天的雪就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可是父亲却很坚持,我知道他是怕我生病,影响了学习。大雪当前,车马不便,父亲就顶着鹅毛大雪,硬是一脚深一脚浅地把棉絮背到了车站。我顺利坐上了去县城的中巴车,封闭的车厢里,陌生人能在三分钟内就能混熟,升温。互相的寒暄,莫名的亲切感,加上浓烈的烟火味道,我这个地道的农村人感到特别的适应,特别的温暖。可是,我知道,这时候父亲只能和风雪作伴,一脚深一脚浅地踩着孤寂去寻找温暖。
父亲路途中有没有找到温暖,我无从得知,但是我知道,因为路滑,父亲在途中摔断了胳膊。这个顶梁柱,出现了裂痕,还能再为整个家庭撑起一片天嘛?那段时间,沉重的书本包袱和思想包袱,共同施压,让我透不过气来,我甚至怀疑,我的读书道路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得不选择一条迷雾蒙蒙的道路,跌跌撞撞地走下去。
我一度认为父亲生来不怕疼,到现在这个概念还是在我的脑中徘徊。那年父亲做了接骨手术,是那种植入冰冷钛合金的外科手术。术后不久,父亲复又回到了他的岗位。女娲是炼石来补天的,那是凭借了她的神力,可我的父亲,肉体凡胎的他硬是靠着冰冷的合金钢,强忍痛苦,为整个家庭重新撑起了一片蓝天。那年高考,我考上了。
父亲年近六旬,可恶的痛风不知廉耻地攀附到父亲身上,将父亲唯一的饮酒这个爱好,无情地剥夺。家里的酒,存了又存,放了又放,都说酒越存越香,可我不需要这香。我多么希望,哪天这些酒被消耗殆尽,而我的父亲仍然步履轻盈。现在,父亲已经将顶梁柱交了我扛,可是为了不拖累家庭,好酒的他,硬是滴酒不沾,可是每到餐头,看到父亲习惯的朝酒瓶看看,我知道他是在强忍,那种难受,可能只有父亲自己知道吧!
那次,父亲刚发现有痛风,老牛般忙碌不停的脚步开始放慢节奏。在我的坚持下,医院检查。我准备好了背父亲下楼,背这座背了我多年的大山。可是,父亲却坚辞不受,他说他这座山还没有完全成为负担,他能够靠着藤蔓自行移动。父亲要我给他根拐杖,说它可以代替他的腿,可是拐杖这条腿,哪有儿子的两条腿好用?父亲在我的搀扶下,这座医院。
终有一天,这座大山会走到精疲力尽,那时候,我将是他走完余生最后一段道路的双腿。
百忍成钢,我的父亲,一个身带钛合金钢板的男人,也是一块坚忍的钢。
珍重儿女心酒深情亦深
“弋江老酒”杯??
“父母教我二三事”主题征文
主办单位:镜湖区文联/镜湖区作协
协办:芜湖传媒艺术(小记者)培训中心
特别支持:马头墙酒业
奖项
奖品
个数
备注
一等奖
价值一瓶
弋江老酒
四瓶
1
统一颁发
二等奖
价值一瓶
弋江大曲
青花系列四瓶
2
三等奖
价值38一瓶
弋江大曲
红花系列四瓶
3
优秀奖
价值38一瓶
弋江大曲
红花系列两瓶
40
门店自领
相关链接:
“父母教我二三事”——父亲节征文活动开始啦!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第1组)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第2组)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7号、8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入围作品展播(9号、10号作品)“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11号、12号作品)“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13号、14号作品)“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15号、16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17号、18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19号、20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21号、22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23号、24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25号、26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27号、28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29号、30号作品)
“弋江老酒杯”父亲节征文
入围作品展播(31号、32号作品)
主办:镜湖作协主编:一平
编审:徐徐
编辑:汇声汇影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