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节日起源 >> 中国的父亲节ldquo爸爸节rdq
父亲节
谢家历史
中国的父亲节“爸爸节”可能与这位谢氏先贤有关献给天下伟大的父亲
戊戌“爸爸节”在即,要做件与此相关的有大意义的事情!年8月6日,立秋之际,中国“爸爸节”之前,我又来到了贵阳黔灵山,拜谒谢公六逸先生墓,总想为先生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两个月前的6月6日,也曾登山寻谒,那是第一次,今天是第二次。
去年登贵阳东山谒阳明祠时,入贵州古今名人馆参谒,发现首批入驻的十八位贵州名人中,就有三位谢氏先贤,其中一位就是谢公六逸先生。觉得六逸先生了不起,贵州谢氏了不起。
我遍行环宇,每遇心仪之古圣先贤,均欲探究其出处归处,以综观贤者一生,以全吾人之心愿。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而吾既偶遇,自然不能错过。拜谒先贤,既是一种善行,也是一个极好的研习过程。
于是,乐而往之,往而祭之,祭而忆之悼之。
谢六逸墓位于贵阳黔灵山东南麓,公园东南门入口处西北方向二百余米路右侧,见一块挺大的墓碑倪不见坟莹。墓碑系由贵阳市人民政府年立。据资料介绍,原来是有坟堆的,谢六逸的坟上还生长着4棵槐树,大的比碗粗,坟前立着一块不大的墓碑,碑的正中刻着“谢公六逸之墓”。左下方为立碑人//男:开荣,女//开志、开华、开德、开明、开新。
上次过来没有找到,今天我又重新再找。从山脚政府立碑处开始,往上走级石级到岭顶,一片巨松之下有一个大土堆,疑似坟莹,但没有碑,其旁有一坟,立着一块四方墩,因年久长青苔,已经看不出任何字迹。山顶晨练及来往人员很多,又多是年长者,但我问遍他们,却没有一个知情者,而且连谢六逸是什么人都不知道。我遂向他们普及关于谢六逸的知识,并边查询边宣传。下山回到政府立碑处,见一位老人静坐于旁边的石条上,我便询问,老人头也不转,侧身说,坟就在墓碑后。我再探身细看,因为刚才已看过。哪有什么坟啊?一条上山的石板路自碑后盘旋压过,碑与路挨着。我回头想再问问,老人已不知所踪。我又反复观察墓碑及周围环境,开能正如老人所言,坟莹就在碑后。估计是被后来的公园建设者们因修路需要加上无知而损坏了坟莹。我们必须设法把它恢复回来,还谢公墓应该有样式规模规制和尊严。于是,我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的察看,哪里应该拢坟堆莹,哪里应该树碑立传(政府碑仅有名字,没有任何介绍,要再树一通更高大的雕像及传略碑),哪里应该设置祭台及明堂,哪里应该开路修道以方便行人等等。设计妥当,待日后与贵阳文物园林政府有关部门及贵州贵阳宗亲们商仪,一起来把这件事做好。
离开六逸碑,转身下行数十步,就是一个开阔的休闲活动广场,广场中央,一棵巨大的法国梧桐树如一柄巨大的阳伞,笼盖四周,此时此刻,伞下已站满了正在载歌载舞的资深老帅哥大美女们,六逸先生可一点都不寂寞啊!望先生泉下有知,助我等办妥这件大事。
谢公,字六逸,号光燊,笔名宏徒、鲁愚等。年8月1日生于贵阳仕宦之家,年8月8日因病逝于贵阳家中,葬于黔灵山麓。谢公著作等身,乃著名作家、翻译家、教育家,系现代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山鼻祖、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谢六逸提出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史德、史才、史识”三要,此识已成为中国大学设立新闻系之三大基石。
六逸先生怎么与中国的父亲节“爸爸节”有关系呢?
据了解,当年六逸先生逝世的消息系由其任职的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及中国文学研究会等机构传递出去的。因六逸先生子女众多,是位非常出色的好爸爸;又因其殁于8月8日,88又称“八八”,与汉语爸爸谐音,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又形似“父”字,简单好记又格外响亮。重要的是,时值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的年,许多文人及新闻工作者在痛惜谢六逸先生英年早逝之余,联想到在抗战中为国捐躯的无数父亲们,于是,复旦、夏大及上海一些爱国志士集体发起了以每年8月8日为“爸爸节”,并得了社会的纷纷响应。
抗战胜利后,上海各界名流吴如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觉得制定父亲节意义重大,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于是联名呈请政府准予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中国的父亲节“爸爸节”。政府遂准所请,颁文并通令全国遵行。于是,八月八日就正式成为中国的父亲节———“爸爸节”。
目前,设立父亲节已是天下共识,世界各国也有各自的父亲节,不过并不是在八月八日。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的父亲节,是定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而不是固定在具体的某一天,当然,那是他们的习惯习俗。想比之下,我们的父亲节更有意义。而且,据我所知,中国的八月八“爸爸节”是目前世界各国最早确立的父亲节。
我们要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追求文化自信,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从过好自己的节日开始!
过父亲节送太阳花,是最合适不过的礼物了。太阳花寓意父亲就像伟大无私的太阳。父亲就是阳光雨露,万物生长靠太阳,孩子们在父亲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此太阳花就是我们常见的向日葵,最好配上剑叶,象征父爱灿烂而威严。
花语:
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父亲的胸怀!
父亲节快乐!北京谢民
年8月8日记于戊戌“爸爸节”
▲谢六逸墓
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我又来到了贵阳黔灵山,
拜谒谢公六逸先生墓,
▲行至山顶,寻谢公坟
见一片巨松下疑似坟莹的土堆。
▲如重整坟莹,可于此处为行人开一便道。
▲谢六逸墓下是一个大广场,中树一枝巨大的法国梧桐。此时此刻,许多资深老帅哥大美女正载歌载舞,六逸先生不寂寞啊!
附:作家魏荣钊此前就写下了
《谢六逸的人生况味》一文以飨亲友
贵阳城区有条小街叫指月街,这条小街在清末民初栖居着数十户人家,其中有一户叫谢朝燮,是江西籍的拔贡生,曾在湖南永新县任知县。拔贡生谢朝燮就是谢六逸的祖父。谢朝燮的儿子谢天赐,先在湖南沅陵县任知事,后来调回贵州都匀等县任职。
年9月7日,谢六逸降生在指月街,他的母亲王敬全贤淑温和,虽未曾读书,但凭着个人的修习,精通不少诗文。她不愿随夫宦游,而在留在指月街的家里抚育子女。谢六逸到了入学年龄,按说是要送进私塾求学的,但父亲没有那样做,而把私塾先生请到家里面授。
谢六逸在《晨报?副刊》以“麓逸”的署名连载了《文艺思潮漫谈————浪漫主义同自然主义的比较》杂文,引起了中国文化界的强烈反响。
这是谢六逸第一次在国内报刊上发表文章。
年月5日,《小说月报》刊登了茅盾的《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么?》一文。
谢六逸在日本看到后,作了一篇反应文章《文学上的表象主义是什么?》于5月7日见于《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当时由茅盾主编,谢的文章能发表,可谓茅盾是襟怀宽大、广纳贤文。谢六逸从此与茅盾结下了不解之缘。学成归国后,谢六逸将自己在日本撰写的《西洋小说发达史》论著寄给《小说月报》,茅盾审阅后认为很有新意,马上签发,于19年1月开始连载。
这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一部著作,胡愈之称为“创举”,著名学者赵景梁评价:“这是一部最初的、恐怕也是现在为止最好且也最详的西洋小说史”。
谢六逸从此蜚声文坛,成为《小说月报》以鲁迅领先担任文稿主创的17人之一。贵州大文人谢六逸也享誉家乡…………
▍图文:谢民
▍编辑:谢氏网谢欢
▍转载授权和投稿请联系
▍广告商务合作请联系
▍法律顾问:宝树法律联盟
谢氏QQ千人总群①:(超级群)
②:(超级群)③:(免费)
站长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