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我怎么对自己的孩子,我也怎么对别人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1-12-7 16:47:29   点击数:
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6205102.html
今天正好是母亲节,过几天又是父亲节。作为儿女,我们当然应该感恩父母。但是作为父母,我是恐惧战兢的,因为我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足,很有可能正在通过我对儿女们的养育而传递给他们。引言从去年上半年疫情受控之后,节日放假的时候,我们会邀请1-2个小朋友一起去乡下老家玩一玩,因为疫情防控,孩子们也去不了他处。最近这个五一假期也请了1-2位孩子一起去。

不去哪里

孩子们去了之后,主要活动也是户外野玩野逛,一般不去什么收费的公园。那些公园,在我看来没啥可玩的。在乡下,如果要亲近自然还要去公园,似乎也有点可笑。

不去公园的原因之二,是避免人挤人。平时回去单程耗时1小时20分钟,节假日2小时20分钟,这次假期回程花了3个小时。节假日里,各处景点都是人挤人。

不去公园的原因之三,避免各种游乐项目。这些项目不需要去到农村乡下玩。

有点啥活动

孩子们在家附近的各种树木周围转转,采集树胶。

用一些小的捕鱼虾的网去小河里捕捞。

在收割过的稻田里一通乱跑。也可以躺下来晒个太阳,或者给风吹一吹。

在长着稻谷的稻田里采集稗子,然后用稗子去喂鸡鸭。

也可以挖蚯蚓去喂鸡鸭。

用网兜在空中一顿乱挥,抓蝴蝶和蜻蜓。

用网兜在小河里一顿乱挥,捞起一些杂草。

到周围的小树林里,用脚猛踢地上积累的厚厚的落叶,或者就在落叶上滑行滑行。

反正就是干一些在大人看起来特别无聊但是他们小时候也特别喜欢玩的事情。

打水漂确实很有意思。但是,往小河里扔个土块听个响声,也是可以乐此不疲的。

找到一根大树枝,在路上拖着它走。噢,千万别忘记听听树枝和路面的摩擦声。

拓宽了我的活动范围

这些活动促使我拓宽了我自己在家附近的活动范围。

小时候,因为学校、亲戚等都在家的东半边,所以,家以西米之外的地方都没有去过。去年五一的时候,全家四口花了上半天沿着门前小河一路向西徒步深入了大约2.5公里。

今年清明节回程的时候经过高速公路偶然注意到有滩涂地,想到这是个野玩的好地方。然后就去高中同学群里问家附近是否也有这样的地方。还真有这样的地方,离家3公里左右。所以,这次五一就去了,我也是第一次去。在那里,孩子们可以抓抓小螃蟹。等天气再热一点的时候,可以去泥滩上踩一踩。不过,那里风太大,我被吹感冒了。

健康生活的规矩

4-5个孩子吃住玩在一起几天,除了户外活动部分,其余的时间,如果完全随着他们的意愿,那很可能是这样:饮料随便喝,零食当饭吃,正餐不吃,户外活动后一回到屋子就拿起手机,作业不要写。很多人想着,难得假期,应该让孩子们放松一下。不过,这些项目在我这里都不能实现。孩子们的快乐怎么能建立在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呢?如果孩子们的生活里,没有户外活动,没有真人游戏,只有学习,那似乎学习之余打个游戏喝点饮料也算是对被逼着学习的“补偿”了。这几天,每天的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除了晚上7点之后不出门,除掉三餐的时间,都是在外面瞎逛乱转。所以,“补偿”学习的借口也不适用了。这次正好遇到邻居家的一个小孩,20个月,已经能走路了。外婆带着,深怕孩子衣服弄脏了。我对她说,还是应该让孩子多动,衣服弄脏了就是洗一洗而已。她想一想笑着说,这也对,就是多洗一次衣服。家里没有饮料,不能带智能手机来或者带手机来了必须交给我保管。目前家里还做不到零零食,解决办法就是算好开饭时间,户外回到家马上开饭,不给活动完之后30分钟的黄金零食时间有任何余地。至于禁用手机,倒不是为了帮孩子们戒掉手机瘾。天里的行为习惯,不可能在两天里解决。这里禁用手机,主要是为了防止互相影响。一旦一个人开始玩手机,大家都要玩。手机游戏是团体生活的敌人。为了团体生活能进行下去,为了孩子们之间互相都是正面影响,就一定要有规矩,有了规矩就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健康的规矩,根本不会有例外的情况。2号现在是想不起来要玩手机游戏的,但是如果我把他放到一个朋友家里,朋友出于好意主动让他玩了,辛辛苦苦建立的习惯,马上被破坏掉。有的孩子在家里不受限制,到了亲戚朋友家里,父母和朋友双方碍于面子,就更加不管了。有的孩子在家还行,到了亲戚朋友家里,可算逮到机会了。

回到题目

这一次,有个青少年违规带了手机。果真就是户外活动之后,就一个人找个没人的房间玩起游戏了。不过,也难逃我的火眼晶晶。我也不是不讲人情,问她有什么具体需要。她说要联系同学。我说可以联系并问她要多长时间。她说不知道,因为同学还没有回复她。其实,她就是为多留一会手机找个托词。要等回复是真的,不过,等的时候玩玩游戏才是核心诉求。我当然制止了。不过我也不是粗暴制止。针对她的要等同学回复的借口,我问她,如果我发消息给你爸爸,你爸爸睡觉了,第二天早上才给我回复,那我是否要捧着手机一晚上不睡等着呢?如果你真需要对方回复,就打电话给她们。我姊妹问我,你是不是对她太严格了。我回答说,我怎么对自己的孩子,也怎么对别人的孩子。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带手机。或者带了手机后全程交出来,只有离开的时候归还。孩子们很会转空子,他们会要求用手机拍照。你想一想,拍个照也属正当要求。其实,这就是开了个口子,也把试诱放了出来。“拍照可以,请用我的手机。到时候我再把照片发到你手机上。”当然,我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如果天气热,也可以吃少量冰淇淋。家长之间要互相信任

有一次,有个小朋友和2号发生了一点小冲突——2号用一个塑料的东西戳了一下对方。就是1分钟的事情,这个戳也是玩笑性质的,不是伤害性质的。具体细节,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严厉批评了2号。但是,小朋友的气还不能立刻消掉,要一个人回家去。然后,她真的开始收拾行李。等她收拾好了,我就陪她走了一段50米的路。走一走,她的气也就消了,又回来了。

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和小朋友的家长讲,但我也不知道小朋友回去是否有和家长讲。为什么不讲?因为讲这个没有益处。没有益处就不要讲了。那不担心孩子给家长讲了之后家长心里有想法?不担心。家长之间要有信任,有疑虑就找我求证一下;如果家长选择不提出来,那心里就没有疙瘩了。

有一次,我发现有个小朋友有个问题。做题目的时候,她其实不知道,我问她是否知道,她总是马上说知道。我接着问她为什么,她就答不上来了。这个情况,我就和她父母说了。

要能做到这样,家长之间必定不是泛泛之交,一定得是相当信任的。

增进亲子关系的例子圣经路加福音里有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要求分家。父亲就把家产分给他们了。小儿子带着家产去远方生活放荡挥霍家产。最后,家产败光了,又遇到饥荒,小儿子就给当地人放猪,想吃猪食而不得。他就醒悟过来,想到父亲有许多雇工,口粮有余,他自己却要在这里饿死。他心想说,他自己得罪了父亲,不配再做他儿子,回去做个雇工总可以吧?等到他回去,相离还远的时候,父亲看见,就跑上去和他拥抱,给他换上衣服鞋子,并宰了肥牛犊一起吃。

父亲起初的慷慨分家产并不让小儿子感动,使小儿子感动的触发因素是他自己的穷困潦倒——就是他挥霍放荡的结果。如果父亲不分家产给他,小儿子当然不会败光家产,也不会遭遇那些穷困,但是,小儿子会一直埋怨父亲。等到损失一笔家产了,儿子也在外面吃了够多的苦头了,父子关系反倒亲近了。

这个故事内涵很丰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qy/141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