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节日起源 >> 宁波一班主任为学生定制期末评语预备6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1月17日,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小学二(6)班的43位学生,收到了班主任王盛钞为每个人“私人定制”的文言文期末评语,惊艳了家长和孩子们。天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创意评语”将贯穿这批学生的小学生涯,六年,十二个期末,唐诗、宋词、元曲、骈文、绝句、律诗等,都会一一呈现。在一年级,藏头诗评语与宋词评语已经送达。
如此创新型评语虽好,可小朋友们能读懂吗?
“他们不懂,但没关系。”作为一名“文艺青年”,王盛钞表示,此举有自己的三层深意。
第一层,是仪式感,是作为假期之前的一份礼物郑重相送。
第二层,是抛砖引玉。
“上个学期的评语是宋词,暑假期间家长跟我分享,小朋友们回家去问他们:‘为什么宋词里会有个小黑点?’‘诗句应该是整齐的,为什么宋词一句长一句短,一句多一句少呢?’。我就觉得计谋得逞了,他们会主动去了解了。”恰逢“双减”,王盛钞希望学习是“兴趣导向”,期待通过这些诗词、文言文,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学习语文的种子。
第三层,是埋好“彩蛋”。
“以后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我会告诉大家:我给你们的评语中,已经包含这个知识点了。现在读不懂没关系,可以慢慢学习,希望集齐六年的十二条评语之后,他们再拿出来看,可以有惊喜。而只有不断学习语文知识,才能解锁其中深意。”王盛钞估计:孩子们能够认得其中80%的字,但读不懂自己想表达的含义。虽然在评语下方,写上了注解,但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肯定还是非一般的难度。但这也没关系,因为不是所有的礼物都必须立刻打开,孩子们可以满满学习,慢慢理解。
但小朋友们似乎要比他想象中更聪明一点。
“我想告诉‘王爸爸’,我读懂了!意思就是让我上课少走神!”薛弘毅远程喊话王盛钞,这份惊喜他不仅收到了,还理解了。
王爸爸,王盛钞对这个称呼并不意外。自从年开始工作,每个上学日耳边都充斥着“王爸爸”的喊声。不仅是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更是班级里的生活主管,还偶尔充当学生的“矛盾调解师”、踢毽子“私教”、跑步“陪练”……年出生的王盛钞,已经提前体验了近四年当“爸爸”的感觉,最令他哭笑不得的是,“小朋友们给我送贺卡,父亲节比教师节多。”
(部分素材来自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