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父慈子孝有多难献给父亲节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0-8-12 19:49:54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大家好,我是圈主华川(川妈),育有一儿一女。曾留学欧洲,是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在此与您分享二胎孕、产、育儿知识,以及自家俩宝的亲子教育经验。

川妈说::父亲节来临之际,宝贝们有没有给娃爸奉上礼物呢?相比母亲节,能认真记得这个节日的孩子似乎不多,父子关系紧张恶劣的倒是不少。给大家分享我年初写的一篇文章,愿每个家庭都能父慈子孝。

前不久,我一朋友家里起了严重的冲突。

首先是夫妻吵架,吵到激烈时,儿子也跑出来维护妈妈,跟妈妈一起吵爸爸,爸爸恼羞成怒,举手要打儿子。

儿子刚进入青春叛逆期,个头已跟爸爸差不多高,见爸爸要动手,立刻举起椅子准备反击。

好在亲友们迅速将俩人拉开。

这牛高马大的父子俩真要打起架来,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朋友打电话给我,说父子关系平时就不好,很担心这件事之后,父子感情裂痕更严重。我在电话里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现将主要内容整理成以下文字。

父子关系交恶的现象,其实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普遍。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俄狄浦斯王》,讲述的就是一个儿子杀死父亲的悲剧。后来,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男孩存在“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并将其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

在现实中,母亲因为十月怀胎、母乳喂养,以及承担绝大部分育儿任务,所以母亲跟孩子的天然感情联结更强。“儿不嫌母丑”的古话是有依据的。

但很多父亲,在育儿过程中参与度比较有限,陪伴时光也少(部分优秀奶爸除外),所以父亲跟孩子的联结,通常要比母亲跟孩子弱得多。

再加上同性相斥的原理,雄性好斗的基因,父亲跟儿子之间,更容易发生暴力冲突。

在过去的农村,由于人们普遍文化素质低,养育观念落后,男孩幼时被父亲粗暴管教,成年后又粗暴地对待老去的父亲,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

即便到了现代社会,父亲在维系跟男孩的关系时,也需要格外用心。

感情总是需要交流的,关系总是需要联结的。没有喂养,没有陪伴,没有点点滴滴的投入,感情该从哪里来呢?

仅“爸爸”这一称呼,是不足以让儿子敬仰和信服的。

现代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俄狄浦斯情结”主要在儿童时期出现,当孩子在不断的成长和与外界的接触中,这种情结会不断得到纠正,最终会完全走出父母的怀抱,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和母亲,都要用心。

作为一个养育过男孩的妈妈,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大宝川哥学龄前,是绝对跟我亲,跟爸爸一个月不见面也没事儿,但一天见不到我就闹腾。

我清楚记得川哥两三岁时,有一次川爸出差回来,跟我说话时站得很近,川哥就像头小豹子一样冲过来,奋力地将爸爸推开。

要是我们夫妻俩拥抱一个给他看,他能气得在地上打滚。

川哥四岁多,有了二宝涵小妹。

川爸成了彻底的女儿奴,父子关系更是一落千丈。

我曾经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感慨这种关系的失衡。(为什么“父女关系”比“父子关系”好?)。

直到川哥上了小学,六、七岁了,父子关系依旧很差。

很多情况下,兄妹俩起冲突的时候,爸爸总是明显地偏向妹妹,导致川哥连着妹妹一起忌恨。

父子关系太恶劣,也影响了夫妻关系。我清楚记得自己结婚之后唯一一次“离家出走”,就是在一起父子严重冲突之后。当时我无力干预,又不想火上浇油,只好逃出家门,逃避那个让我痛苦和煎熬的场景。

看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势如水火,我是真的心痛,痛得忍无可忍时,我知道必须想办法改变了。

于是,我下决心去学习各种心理学知识,又报了很多家长课。学完之后,我更懂育儿之道了,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好了。而孩子对爸爸,却更加疏远了。

当然我的正面教育方式还是让爸爸受了一些影响,当他看到我不打不骂也能让孩子好好合作时,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服气的。我又不失时机地劝导川爸去学学怎么教育孩子,但男人通常不是劝一两次就能成功的。

直到有一天,我帮川哥整理房间时,翻出来川哥写的很多控诉爸爸的日记,还有他画的许多丑化爸爸的漫画。

(几年前儿子画的“爸爸”)

我一一拿给川爸看了,告诉他现在情况很严重。要解决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必须得大人先做改变。

终于,川爸也开始了修行之路,认真花了一阵子的时间去学习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亲。

学完之后,川爸基本懂得了正面教育,对孩子不再动粗。

虽然冲突少了很多,但父子关系依旧是淡淡的,不甚亲密。

最大的转机,发生在去年,当时川哥已经十岁。

孩子大了,兴趣和想法逐渐增多,这时候,孩子就特别需要一个兴趣相投的“朋友”,陪他谈天说地,做梦吹牛。

川哥迷上了汽车,谢天谢地,川爸正好也是一个车迷,而我对汽车一窍不通。每当川哥找我聊汽车的事时,我就说:“你去跟你爸聊吧,我啥也不懂。”

川爸也欣然地跟孩子一起研究各种汽车知识,一起开着电脑查资料,一起分析各种参数系数。

周末时,父子俩还一起去京城各大4S店参观,试驾。

川哥的另外一个业余爱好是电子游戏。川爸又给儿子下载了几款汽车主题的游戏,俩人周末经常联机一起玩,玩得是不亦乐乎。

我不爱玩电子游戏,但比较善于带着家人们玩真实的游戏(可参考我的新书《游戏,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每次玩游戏,我也会叫上爸爸一起,爸爸的体力更好,陪孩子们玩得更起劲。

玩着玩着,爸爸跟儿子之间,就会玩出些男人之间的“暴力”。

有一次,川爸把儿子当坐垫儿一屁股坐地上,儿子在下面又笑又叫,爸爸得意洋洋地对我说:“谁说我不喜欢儿子的?我其实挺喜欢的啊,你看,这种游戏我只能跟儿子玩,玩得多High啊!”

就在这种玩玩闹闹中,父子关系越来越亲近了。

现在经常出现的情景是:爸爸坐着刷手机,川哥就使出各种伎俩去“撩”爸爸,撩一下又跑开,直到爸爸丢下手机追着儿子满屋子乱跑,儿子则一边逃命一边哈哈大笑。

我非常欣慰地看着父子俩打打闹闹,哪怕他们把屋子里弄得乱七八糟。

要知道,一两年之前,这种情景在我们家里是绝不可能发生的。那时候川哥看见爸爸就像看见阎王一样,总是躲得远远的。

现在,我再也不必为父子关系担忧了。

我很庆幸这种改变,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到来之前。

所以,对于父子关系不好的家庭,我特别建议:一定要抓紧时间改善,最好在孩子12岁之前,让父子关系正常化,让父子走得更近。

具体怎么做,结合自身经历,我再总结几个要点。

—1—

做父母的,一定要虚心对待孩子,虚心对待教育

做司机要学习,做厨子要学习,教育孩子这件事,如果凭着本能做不好,就更需要学习,要虚心地学习。

如果爸爸不肯学,妈妈自己先学会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再以实际行动来影响爸爸。

—2—

经营好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不好,而母子关系又很好,就特别容易出现文章开头出现那种现象:母亲和儿子,一起成为爸爸的敌人。

川爸之所以最终听从我的建议,为改善父子关系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得益于我俩比较和谐的夫妻关系。

—3—

爸爸要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

不能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就不能理解孩子,就跟孩子没有任何共同语言。这样的父子就永远只是“名义”上的父子,亲情少得可怜。

如何进入孩子的世界?

前面已经介绍过很多方法,包括:了解孩子的兴趣,培养共同的爱好,交流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陪伴孩子游戏,玩耍,甚至打打闹闹都好。

—4—

妈妈要实时让位

做万能的妈妈未必是好事。

现在反思,如果我什么都懂,什么都亲力亲为,也许父子之间就少了很多改善关系的契机。

在儿子面前,妈妈不遗余力地推举爸爸(“你爸爸这方面比妈妈厉害”);把陪伴任务“让位”给爸爸,父子关系才有机会改进。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爸爸,带着孩子一起仇视爸爸,这样的家庭关系绝对好不了。

最后,做为母亲,自己的精神独立也非常重要。

我们习惯了跟孩子之间的亲密联结,也要习惯孩子跟别人亲近,习惯孩子跟自己渐行渐远。

是的,孩子迟早都有远离自己的一天,如果把孩子从自己身边“吸走”的那个人是孩子爸,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现如今,川爸带着孩子们谈天说地、玩耍游戏时,经常会完全忽略我的存在,对此,我一点儿也不介意。

我终于有一些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了,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End---------

继续阅读:中年夫妻,再不相爱就老了。。

作者简介

华川(川妈),著有《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游戏,破解教育难题的金钥匙》。个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ss/117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