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节日食俗 >> 父亲节专栏莫非来自父亲的祝福
文末有莫非老师单身、亲子、婚姻的视频讲座,欢迎点击收看!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书籍。欢迎留言!
1父亲,不只是生养,还有赐福中国人有句话:“天生天养”。意思是说小孩生下来,只要给他吃,给他穿,他自己就会长大,不用太操心。那么通常持家管吃穿的是谁?是母亲。所以父亲只要负责赚钱,提供衣食住行的花费,就是好父亲。哪怕父亲一年到头不在家都没关系,只要他能提供物质条件,赚钱养家,他就是位好爸爸。
但是养孩子真有这么容易么?吃得饱,有的穿就够了么?过去我们不了解,不知道什么在影响一个生命品格的形成。现在我们知道除了天生气质,还有环境。不只是物质条件,还有教养。作一个父亲不只是督促孩子功课,帮助孩子日后有一技之长,还必须有生命其他方面的供应和影响。
今天的经文,便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父亲形象,一个可以为儿女赐福的父亲形象,迦勒。父亲可以为儿女祝福有哪些方面呢?让我们来读一下经文,了解一下。
2经文:约书亚记15:16-19迦勒说:“谁能攻打基列西弗将城夺取,我就把我女儿押撒给他为妻。”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什么?”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她父亲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
经文中讲的是有一个以色列人领袖迦勒,要嫁女儿。当时女儿的婚嫁都是父亲安排,迦勒的女儿名叫押撒,是个沙漠公主,被父亲迦勒安排嫁给那时的英雄俄陀聂,他身先士卒攻下了基列西弗城。两边算是门当户对,迦勒是以色列人的家族领袖,俄陀聂后来证明,也成为以色人中挂帅的著名士师。
这押撒是迦勒唯一的女儿,可以想见相当受宠。所以即使她父亲迦勒已给了她嫁妆,南地,她还想要更多。因为南地很明显的,是块干燥的沙漠地,她还想要一块田可以耕种。
这是因为从小她生活在男人堆中,听了许多关于以色列人的故事,包括以色列人怎样被耶和华从埃及为奴之地带领出来,怎样神又应许以色列人迦南美地。从这些故事中,她知道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土地,土地就代表着未来。神是透过土地,来祝福信靠祂的子民一个未来。
然而在土地中,肥沃的土地又更好,流奶与蜜的地是每一个沙漠王子或公主的欲望。押撒想要的祝福,是可以保障她未来的东西。她一看到她父亲,便跳下驴子,迦勒问她说:“你要什么?”她说:“求你赐福给我,”然后又说:“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押撒要的是可以耕种,可以灌溉的土地作她的嫁妆。这可以成为她在夫家地位稳住的保障。
迦勒马上答应,而且是加倍又慷慨地给了她上泉加下泉,这些便成为她一代传一代的遗产。所以我们看到迦勒对押撒的影响,在婚姻,在对女儿的尊重。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以色列人是把女儿当财产对待,很可以藉着安排女儿的婚姻,来和邻国联盟,扩张领土,或有任何增加家族利益的做法。
但迦勒没有,他只尽心为女儿找一位最合适的对象,还送给她一块地作为嫁妆。这已是反文化的做法了。更何况以色列人和中国人很像,中国人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现在,迦勒就为这泼出去的水,应女儿的要求,又再给女儿水泉。水泉望来是属于物质条件,但在那时是很重要的属灵祝福。因为土地,是神赐福的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放到现代的我们,父亲对儿女的祝福有哪些呢?
3父亲对儿女的祝福1.肯定和赞美,儿女自我和关系的祝福
a.父亲对儿女自我的影响:
父亲对儿女生命最大的影响,便是对儿女肯定。若父亲肯定儿女,儿女便会有健全的自我形像。因为自我形象是用爱和接纳来组合的。
经文中记载押撒一下驴子,迦勒便问:“你要什么?”她说:“求你赐福给我,”父女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毫无间隔。父亲可以一眼看出女儿有所求,女儿也可以大胆地向父亲求。试问:身为父亲的你和儿女的关系,有没有亲密到这一步?
我们一般看到不论中外的是,父亲的爱常表现在着重孩子的成绩上。一开口便是“功课作了没有?”“考试考得怎么样?”“将来选择科糸选择什么?”难怪许多儿女会觉得,家里功课最好的小孩,最得父亲宠爱,功课差劲的最失宠。
如果职业选择上,照父亲期望的行业去发展,或子承父业之类的,和父亲关系最融洽。而选择的工作,若与父亲所期望的完全不同,或让父亲大失所望的,通常父子关系也最糟。
感觉上,儿女会觉得他们必须“赢得”父亲的爱,而不是随便你怎么样父亲都会爱。我们可不可以主动接纳孩子的本像?可不可以肯定我们的孩子,而不需要孩子功课好,拿奖牌来赢取我们的赞美呢?
b.父亲对儿女人际关系的影响:
你知道父亲怎么和孩子相处,肯定孩子,不只让儿女感觉到你的爱,还可以帮助儿女在未来人际关系里,也有自信感,尤其影响儿女面对权威人物时如何自处。因为父亲就是他们的最好参考点。
要知道,父亲是儿女生命中第一位权威男性。父亲的示范,塑造儿女对男性应该是怎样,以及应该怎样对待的期望。这影响儿女日后在工作上、在生活里与其他权威男性的相处。
比如说如果父亲用严父的方式教育,孩子从小看到的父亲,总是绷紧了脸,不声不响,一开口便是打骂,会使孩子老没自信,且会对父亲的权威式讲话口气反弹。日后,更会想挣脱父亲的铁血教育来寻找自己。
同时,儿女长大后对权威相处,也会落入两种模式,一个是对权威会过度追求或崇拜,来弥补对父亲的渴望。另一个是对权威仇视或恐惧,面对权威不知如何相处,常怕作错会受罚,对上司永远不可能勾肩搭背,反而老觉得遥不可亲。
而且成人后的儿女想到父亲,多是伤害多过感念。既使对父亲有爱也表达不出。很多是在父亲过世后,还渴望对父亲倾诉。但父亲尚在世的时候,却开不了口,父亲和儿女间的关系相当疏离。
所以作父亲的,要能不断的对儿女赞美与肯定。儿女走出家门时,才能带着自信与鼓励,这会大大影响他的人际关系和人生观。
2.性别示范和对待,儿女两性关系的祝福
父亲对儿女,也是他们生命中第一个男性的角色示范。男孩学习怎样作男人,女孩学习怎样和男性互动,都是和父亲生活言行的示范有关。
a.对儿子的性别影响:
男孩在成长中需要透过与父亲认同,来确定自己的男性角色。他由父亲那了解什么是男性特质,从而由模仿中长成一名男性。父亲也可主动参与帮助男孩。
我有一个哥哥,小时后人家都说我们生反了,女儿很大方,男孩很害羞,什么事都是我出头来帮哥哥争取。于是父亲决定帮哥哥走出内向害羞。他教哥哥组织小学同学会活动,由策划、联络、安排,到负责任,想藉办活动来增加他的自信。同时也教他上山时,要拉女孩一把,很多小地方要先给女孩方便。
但没想到当天下大雨,那天早晨,哥哥一爬起来看天气,就知活动办不成了,马上又钻回被窝睡。没想到我父亲硬是把他拉出被窝,说你是负责人,你必须要去火车站集合的地方,告诉每一个来参加的人,活动取消了。这是在教他负责到底。现在哥哥是一个领袖人物,我知这不是天生,而是后天教导的结果。
然而若父亲不在生活里,男孩向谁学习成为男性呢?媒体是最容易的,所以大肌肉,勇猛善战像成龙、李连杰,或是我们的州长ArnoldSwiger都成为男孩效法的对象。但是关于男人智性、有深刻判断力与男性特有的温柔,媒体比较缺乏这样的形象。
至于母亲呢?当父亲不在身边,母亲是否可母代父职来养育男孩呢?人生中有许多不得已,有些单亲家庭只有母亲在养育儿子的。我必须诚实地指出缺乏在哪,也许有些单亲母亲可以知道如何补救。母亲不够的地方在哪?一般母亲可用自身例子来教养女儿,却无法教养儿子。
因为常常女性对男孩的粗鲁无法认同,打架?打架怎么可以?衣服怎么可以弄那么脏?洗起来好麻烦。女性是斯文的,常常会想抹杀男性的一些粗犷特质,矫枉过正便带出娘娘腔的男孩。所以需要帮孩子寻找生活里其他男性的角色示范,比如说男教练、男老师、男性团契辅导之类。
也有的男孩完全靠自己摸索男性是怎么回事,方法可能只有一种,只要不像母亲的,便是男性,可想而知,那是很残缺的参考模板。这也影响孩子的性别取向。同性恋一直用遗传基因,来支持他们的立足点。但根据专家指出,据调查同性恋者多半是家中有个无能的父亲,和一个跋扈的母亲。
父亲呈现的形象很负面,或是性情粗鲁、残暴、情绪不稳、好挑剔,或是有虐待狂,或根本不在身边,使得男孩在成长中很抗拒,不愿以这样的男性为学习对象。因而逃到个性中比较女性化的一面,或用母亲作为学习对象,经常也会过分黏着母亲。
所以我们要重视父亲在儿子成长中的影响,儿子是透过父亲的男性示范,来肯定自己的男性特质,也因此学习怎样长成一位男性。
b.对女儿的性别影响:
对女儿,父亲是她生命中接触的第一位男性。她和父亲的互动,可以影响她在男性面前的自信。所以父亲要不断肯定女儿的女性特质,包括女儿的外表,长相和打扮。即使女儿长的很抱歉,也要称赞:有特色,可爱!此外,父亲还要向女儿肯定女性的价值和成就,让她觉得作女性不是次等公民,也有神所创造独特的特质,可以贡献这个世界。
但矛盾的是,中国父亲好的不出口,坏的常挑剔,还常会实话实说:“你再不减点体重,便别想嫁人啰!”如果一位父亲对女儿一些不能改变的事实不能接受,反而不断否定,很明显的,他看重自己的标准要超过女儿的感觉。
很多父亲可能不知道,一个父亲若能对女儿的打扮,她的特质赞美的话,会帮助女儿建立与异性相处的自信。他可以让女儿感觉到自己是有吸引力的女性。如果父亲对女儿的才能和作事能力也肯定的话,他可以教导女儿不要只靠外表,也可经营她的两性关系。
反过来说,如果女儿缺乏父亲的肯定,对自己女性的身份迷失的话,她很可能会随便找另一个男性来弥补父亲的需要,或拒绝对男性有任何感情上的牵系。也许反过来,她变得只想在女性身上得满足,便成为同性恋。
然后父亲是怎样的父亲,很可以影响女儿日后如何找对象。酗酒家庭长大的女孩,常会嫁给另一酗酒的丈夫,因她最熟悉的异性经验,便是被喝醉酒的异性拳打脚踢。
同理,如果父亲自小从未对你动粗过,你长大后找对像,对方若对你拉拉扯扯,你便会觉得绝对不允许,更何况打耳光。所以父亲和女儿的互动模式,会影响她看两性是怎么回事,她会沿袭她所熟悉和习惯的模式走下去。
c.对儿女婚姻的示范:
父母经营的婚姻,是儿女接触、学习婚姻的第一版本。可想而知,如果父亲有外遇,很容易影响到他的儿女日后不敢结婚,或是不相信婚姻会成功。
或是父亲传递的两性观念,也会影响孩子对两性的期盼是认真对待,还是随随便便。我有个朋友很早母亲便过世,她的父亲告诉她:“男人就那么回事,一定会在外面玩玩的!”,这父亲可能想让女儿觉得他这老爸很开明,但他传递的两性观念是什么呢?男人可以不忠,这是正常的,不用大惊小怪。
父亲如果打老婆的,我们会发现儿子也多半会对老婆动手动脚。因为他从小看到父亲所示范的是,男人对女人可以不用尊重。孩子是不自觉地仿照父母的两性相处模式。
所以父亲怎么待母亲,是孩子学习两性关系的最原始蓝图。父亲对女性是尊重是贬低,是帮着做家事还是大男人主义,是重男轻女,还是鼓励女性发展潜力?全会影响孩子日后怎样发展两性的关系。
3.信心和属灵示范,儿女属灵的祝福
a.上泉和下泉的赐福
这上泉和下泉也可看作一个比喻,下泉是属世的供应。我们会尽量让孩子衣食无缺,也会存钱供孩子念好的大学,更可能会设基金或信托或买寿险如果自己有生命不测的话,孩子还可以受到照顾。下泉,是我们在物质上能提供孩子的祝福。
但上泉,则可视为属天,在永恒中为孩子投资的信托基金。我们提供孩子一个属灵的环境,带孩子来教会,在家中也操练信仰,让孩子日后离开家门,是带着我们属灵的祝福闯天下。下泉,物质的供应有限,也会用完,但上泉,天上的祝福和带领,永远不会枯干。
b.以身作则的信心
在上泉中有一项很重要,就是带头活出属灵的身教,让孩子学到信仰的落实是在生活中的,也让孩子有信仰的脚踪可跟随。
今天经文中的迦勒,便是圣经中一个属灵的英雄。他在圣经中,被描述是当代少数大有信心的人物。当他和约书亚以及其他十个探子,一起去探测迦南地的状况(民13),回来后所有探子都说那地方很危险,住了许多可怕的巨人,相形之下,我们像蚱蜢。
只有迦勒和约书亚甘冒众怒的危险,带着信心和热情描述那地是怎样的流奶与蜜,怎样的极美之地,并强调以色列人一定可以攻取迦南美地,因为“有耶和华与我们同在,不要怕他们。”(民14:9)
中国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会打洞。”那是天生的遗传条件,我们大部分人没话说。但是信心,却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追求,也有机会传下去的宝贝。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第一代基督徒,就是父母还不是基督徒,基督教信仰在我们的家庭,是从我们这一代才开始。
所以我们这第一代基督徒应思考,怎样才能让信仰成为孩子丰富的属灵遗产,怎样可以把信仰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起点就在我们自己怎样活出信心的力量和多彩多姿。
c.帮助儿女与天父建立关系
基督教强调关系,天父,圣子,圣灵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达到很亲密。但有些人抗拒神,可能不自知问题和他心目中的父亲形象有关。他可能曾经遭受父亲虐待或忽略,因此对父亲形象的父神,会想要逃避,不能靠近建立亲密联系。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韦得兹研究发现,历史上许多具影响力的无神论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与父亲关系不好。不是在年幼时被父亲遗弃,就是父亲早逝,或父子关系恶劣。
缺乏正面父亲形象的无神论者:
尼采,最著名的无神论者,宣称:上帝已死。五岁丧父。
休谟(Hume),苏格兰怀疑论者,两岁丧父。
罗素,英国无神论者,四岁丧父。
沙特,法国存在主义者,15个月丧父。
卡谬,法国无神论者,一岁丧父。
当我们的信仰中传递:“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诗:8)孩子若想到我们做父亲的,常对他口吐凶言,拳打脚踢,他很难想象天父是慈爱的,他会以为天父也是暴戾的,自然很难亲近他。当孩子的自我价值,受我们影响变成破碎,她心中不自觉地会告诉自己,“父亲虐待我,遗弃我,是因为我不可爱,天父怎么可能照我本像来爱我?”
所以孩子和我们做父亲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孩子和天父建立的关系。我们要自问的是:我们是孩子走向天父的障碍,还是助力?怎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对天父有慈爱怜悯的认识?怎样作,可以帮助孩子和天父建立亲密的关系?
4创造回忆,儿女生命的祝福“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壹1:1)
门徒约翰在这里提到他和耶稣相处过三年,他心中还可以看到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一些经历,包括他看到、听到、亲手摸过的耶稣。我们的孩子也一样,也会记得他们看到你的言行,听过你的话语、还有你是否抱过,背过,拍过他们。我想问一句:他们记忆中的你,是不是你表现最好的时刻?是不是你想要他们记得的时候?
有一个学校要孩子造句,他们给孩子起个首,然后要孩子完成句子。比如说:
我最喜欢和爸爸作什么?你觉得你的孩子会填什么?
我最爱爸爸的什么?
我最怕爸爸的什么?
有些话是千古不变,普天下的孩子都喜欢记住的,包括我们自己:“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我原谅你,我相信你,我会为你祷告,直到我死,我会一直守望你。”
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和孩子说这些话,感谢主,我们还有机会说,我们还有机会创造孩子的回忆。盼我们每一位父亲,都可以用我们的行动,我们的话语,我们的生命,大大地祝福我们的孩子。
▼
莫非父亲节系列
你是否画得出父亲的画像?
为孩子的人际关系奠基(有声朗读)
父亲对儿女最大的祝福,在肯定
父亲,你能带给儿女祝福
父亲对儿女两性关系的祝福
莫非
(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主任)
马里兰州大学会计学士,普渡大学计算机硕士,富乐神学院硕士。专职文字事奉。于年与苏文安老师携手共创“创世纪文字培训书苑”(简称“创文”),为神国推广文字与文化异象,栽培并牧养文字工人。
创文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ss/14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