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文学作品 >> 父亲的两难为救病女离家打工92岁老人无
年,小女儿被确诊尿毒症,一家人被迫搬离农村老家去城市打工,导致年迈的父亲无人照顾;如今父亲却以极端的方式自杀,尿毒阴影笼罩着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第期
摄影/钉子
编辑/王漠沙
腾讯图片出品
年5月20日,赵光显跪地送父亲的寿棺上山。
5月17日下午,赵光显的父亲赵大魋自缢死亡。“92岁了,没人照顾他,吃饭都成问题”、“老人估计也不想当累赘吧”周围的村民纷纷议论了起来。年小女儿被确诊尿毒症,一家人被迫搬离农村老家去城市打工,导致年迈的父亲无人照顾,如今父亲却选择极端的方式自杀,这几年家庭所遭受的变故,让赵光显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
一、小女儿被确诊尿毒症,一家人搬离农村进城打工年仅20岁的赵艳明被确诊为尿毒症。
年5月23日,距卫校毕业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年仅20岁的赵艳明被确诊为尿毒症患者。“换肾是唯一的出路,但仅肾源就得30万,只能接受一辈子透析命运”,艳明知道自己家的处境,想买肾换,这完全是奢望。
艳明的父亲赵光显看着女儿的卫校毕业照,感慨万千。
“本想着她毕业了,去医院当个护士,我和她妈就解脱了”,艳明的父亲赵光显看着女儿的卫校毕业照,原定对生活的期许完全破灭。“我们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恶啊,她怎么会得这个病?”,这位湖北巴东县的农民,试图用因果论去解释家庭的命运,但并没有找到令他信服的原因。
年6月,为了能够凑齐女儿换肾的费用,赵光显一家人搬离位于巴东县的老家,前往恩施市打工。
“唯一对不起的就是我父亲,没办法在他身边照顾他”,赵光显的父亲已经90岁了,由于赵光显夫妇要前往恩施打工和照顾艳明,只能交给村里的其他亲戚代为照料。
来到恩施后,赵光显在一所中学做保洁员,一个月收入元。
“相比于在农村种田、喂猪的收入还是多一些,但还是(女儿换肾的费用)不够,找个机会去工地打钻,再多挣点钱”,55岁的赵光显曾托人给一个包工头说过想去打钻的想法,但是对方以他的年龄过大为由,怕出现安全事故,拒绝了他。
艳明的母亲覃医院做保洁员,早上六点就要上班。
“我不是嫌苦,我恨不得能够打几份工,只要能够多赚钱(给女儿治病)。”赵光显、覃发银夫妇虽然知道就算他们再怎么努力,想给女儿换肾也是不现实的,但是他们仍不愿意放弃。
晚上10点,艳明做完透析和母亲一起回出租屋。
“我宁愿这个病是发生在我身上,找个安静的地方,死了倒还一了百了,不拖累孩子们”,覃发银每次看到艳明透析的样子就深深自责。年初,艳明曾出现嗜睡、打不起精神等症状她是有所察觉的,但她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并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二、爱情被现实击败后,姐姐欲捐肾遭拒医院照顾艳明。
小王(化名)是艳明在读卫校的时候交的男朋友,在得知艳明被确诊为尿毒症后,小王并没有选择一走了之,医院尽心尽力的照顾她,随后南下广州挣钱想给艳明凑齐换肾的费用,但这份感情在年10月份走向终点,“我也不愿意拖累他,他跟我在一起只会拖垮他”,艳明也知道她无法再奢望一份爱情甚至婚姻。
尽管两人的爱情被现实击败,但赵光显对小王仍心存感激。
“这孩子心好,他能做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很感激了,帮着我们照顾艳明不说,还借了一笔钱给我们”,艳明的父亲赵光显在谈到小王时充满感激的说,但毕竟两个孩子年纪都太小了,年轻的爱情还是被现实击溃。
年7月14日,赵光显接刚做完透析的艳明回家。
“这条路真正能陪她的还是只有我和她妈”,赵光显曾经以为艳明和小王能够结婚,互相扶持,一辈子透析也罢,但两人的缘分还是走到了尽头。赵光显暗自发誓就算卖了老屋,也要给女儿换肾。
面对高昂的换肾费用,之前买肾给艳明换的计划似乎行不通,姐姐丽敏欲捐肾救妹妹。
“我愿意捐一个肾给她,这样我们全家想办法凑齐手术费,尽快给她换了,不能眼看着她被这个病拖死啊”,姐姐丽敏比艳明大八岁,早已嫁人,儿子今年7岁,艳明被确诊后,每个月丽敏都会抽几天时间,从老家赶来恩施照顾妹妹。丽敏曾给父亲说过,她愿意给妹妹捐肾的想法,但是赵光显都刻意回避并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
年8月,赵光显抽空回了一趟老家,照顾老人,顺便帮丽敏收苞谷。
在苞谷地里,丽敏又再一次向父亲提出了想给妹妹换肾的想法。“你别想了,你已经嫁出去了,你7岁多的儿子需要你照顾,你往后的路还长,你要是换肾后身体也垮了,你儿子怎么办?到时候我们这个大家庭就真的完了”,赵光显和覃发银也曾向医生表示愿意拿自己的肾给艳明,但医生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等因素,并不建议如此。
艳明不愿意姐姐为自己换肾,觉得自己这样做就太自私了。
“父亲曾和我说过姐姐想要捐一个肾给我,但我绝对不愿意,我懂她是为我好,作为亲妹妹我这样做(换姐姐丽敏的肾)就真的太自私了,”艳明很感激姐姐愿意为她所做的牺牲,但是不能因为自己的病情而拖垮姐姐的小家庭。
三、儿子与父亲的角色无法兼顾,“我不能死在她前面”
农历大年初一,赵光显回老家陪父亲过年,父亲身体不好,当天医生为其输液。
年2月16日农历大年初一,赵光显和丽敏回老家东流河村陪老人过年,而此时艳明在恩施做透析,母亲也选择留在恩施陪伴艳明,一家人未能团聚。
赵光显看着远处的烟花,心里不是滋味。
“自从她得了尿毒症后,我们真的很少在过年的时候聚齐过”,尿毒症的阴影笼罩在这个农村家庭之上,破碎成了这个家的常态。
年5月19日,赵光显和亲人们跪在父亲的灵位前。
5月17日下午,赵光显的父亲赵大魋在家中自缢死亡,赵光显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老家。“92岁了,没人照顾他,吃饭都成问题”、“老人估计也不想当累赘”周围的人议论此事说道。“我不孝啊,我知道他为什么要走,因为没人照顾他,我们都没在他身边”,赵光显心中十分自责,“算是艳明的病拖垮了整个家”。
艳明和姐姐丽敏在爷爷的灵堂前陪跪。
由于要透析,艳明没能第一时间赶回来,直到5月19号才回老家,帮着父亲料理爷爷的后事。
5月20日清晨,赵光显的父亲赵大魋出殡。
“我是真的没办法照顾老人”,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攒钱,赵光显和秦发银搬离老家出去打工,而家中的父亲没能的得到照顾。对于赵大魋,他想做一个孝子;对于艳明而言,他也想做一个称职的父亲,但这两者没有办法兼顾。
当天早晨,乡亲们帮着抬棺材上山。
“这都是命!”赵光显感叹道。小女儿被确诊尿毒症,一家人被迫搬离老家去城市打工,导致年迈的父亲无人照顾,如今父亲选择极端的方式自杀,这几年的家庭遭受的变故让他慢慢明白,“命这个东西,不需要任何原因和理由”。
赵光显在父亲的坟前差点晕倒。
连续熬了三个通宵的赵光显,身体明显扛不住了,艳明和丽敏将父亲扶回家休息。当天下午,艳明赶回恩施准备第二天做透析,赵光显夫妇和丽敏留在老家,料理完后事,晚几天再返回城里。
晚上,赵光显骑着摩托,在城里拉客。
“我不能死在她前面,不然她的下半生该怎么办”,赵光显既然没能做好孝子,但他想尽可能的做一个称职的父亲。赵光显购买了一辆二手摩托车,他决定白天打工,晚上出来跑单轮(摩托)载客。“如果我和她妈在城里打工到65岁,还是能为她存下一笔钱的,但到时候我们磨不动了(不能再继续打工了),是死是活就只能看她自己了,我们的确尽力了,真的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