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禹州传统文化思念我的父亲

发布时间:2020-9-21 13:13:26   点击数:

(冲破云层的太阳)

(作者:王俊丽)

一直想写我的父亲,这个想法在我心里无数次纠结、挣扎、徘徊……每次拿起笔刚开个头就控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字不成行,泪先流。不愿意回想过去,可越刻意不想,它却总在心头萦绕。翻开相册,往事历历在目,我的父亲啊,我思念您!

我的父亲是名资历深厚的老党员,从参加工作就在我们村任村干部——民调主任、村长、支部书记。为村里建了学校、顺了河道、办了企业,是历年的劳模。由于工作出色,先后又到多个镇办企业任书记,县办企业任主任。

他在我村任职期间,对我村十二个生产队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家添娃儿了,谁家老人有病,谁家儿女要结婚,谁家婆媳不和吵架了……不管哪家有事他总是忙前忙后,该出力的出力、该出钱的出钱……父亲的口碑也在父老乡亲间越传越远,我对父亲的敬重也日益加深。

他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听奶奶说,我家原来住的三间土窑洞都是我父亲和我姑姑用肩膀一担担把爷爷撅窑洞的土挑运到半里外的河滩里。那时我姑姑十二岁,我父亲才十岁。我曾去我家住过的窑洞目测过,三间窑洞的土方足在二百方开外,用了三个月时间,一家老小就有了新家。

我记得小时候我好几天都见不到父亲,对我的学习、生活不管不问,我都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有没有我这个小人儿。直到年(我上了小学五年级)的期末考试才改变了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刚考完,老师就叫我和我姐(我俩一班),我们出门就看到了父亲,他来接我们,这可真是个奇迹!原来父亲带着他的司机来接我们去许昌买过年的新衣,可把我姐我俩高兴坏了。坐汽车是第一次,去许昌更是第一次,一路上我和我姐不住的互笑、偷笑,车两旁参天的白杨为我们保驾护航,一眨眼许昌到了。我姐妹俩真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可谓一饱眼福: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柏油马路纵横交织,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自行车像闪电一样,一辆接一辆从眼前驶过,那些步行的人们穿着得体、手挎小包真像电视上的大名星……过住的人们也向我姐妹俩投来了异样的眼光。我俩上身穿着妈妈做的碎花棉袄,下身穿着爸爸的破裤子改做的棉裤,标准农村打扮,我难受得低下了头。“走了,你俩。”爸爸的喊叫声把我愁乱的思绪拉了回来。

爸爸一眼就看穿了我的小心思,亲切地对我说:“走,带你姐妹俩去大商场选衣服,今天让你们挑,我出钱。”我俩一听这话蹦蹦跳跳先进了商场:哇,琳琅满目的衣服让我看花了眼。爸爸给我们当参谋,一会儿让我们试试这件,一会儿让我们穿穿那件,颜色各异,样式不一,最终爸爸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件大红袄,我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心情呀,开心地笑了!第一次觉得父亲是爱我们的。回来的路上父亲也和我们说了好多有趣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亲切的话语时刻鞭策我充实过好每一天!后来父亲出差,不是给我俩带吃的、就是给我俩捎件衣服,惊喜时时有,我对父亲的爱也在不段升温。

记得在一次收麦季节,为了白天割麦子不被晒得汗流浃背,全家坐在一起商量套路,最终父亲拍板说明天5点去地里割麦。我听后准备偷偷溜走,装作没听见,谁知父亲大声说:“都洗洗早点睡吧,明天一个人都不准少。”唉,只能听命执行啰!在睡梦中就仿佛听到了磨镰刀的“嚓嚓”声,正准备蒙头继续睡呢,父亲的声音就在耳畔响了起来,“两个懒虫,起床啦!再起得晚今任务完不成就要被太阳晒啦!”想想头顶烈日那滋味,只好不情愿地起床啦。迷迷糊糊拿起用具出了门,“好冷啊”,我说。“这才叫凉快!”父亲说完从拎着的篮子里拿出了一件长袖披在了我身上。我吃惊地看看父亲,我俩对视一会儿,父亲刮刮我的鼻子,拉起我的手伸到了篮子里,我一摸原来里面装了好多吃的喝的,这才是我的动力源泉呀。我大踏步开心地向前走,争取早点完成今天的任务。原来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喜欢逗我这个小不点儿。后来我要有好吃的也给他留一点儿,不管他工作到多晚多累回家,看到小礼物他就笑了,第二天起床就背起我转一圈,算是对我的奖励吧。开心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年11月父亲得了脑梗,我当时正在休产假,医院照顾我爸的情景。我心里特想住了20多年的家,想家中的亲人。每次母亲来看我都是匆匆来匆匆走,也不在我面前提父亲的病。终于熬到了满月那天,刚起床我老公就开玩笑说:“今天起这么早,看你父亲去?”我一听话里有话,继续追问,当我得知真相旳那一刻委屈与心疼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拔蹆就向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跑,不到2里的路觉得走了好长好长时间。家越来越近了,走到河边大老远就看见父亲倚靠在大门口,我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抬不动,近了更近了,终于看清了父亲,他神情呆滞,脸色苍白、瘦了一大圈,满头白发……我双眼噙满泪水,当父亲听到我叫他时,彻底崩溃了,号啕大哭。我一个月没见父亲,一向威严、无坚不摧的父亲倒下了,父亲才55岁呀!他走遍了那一辈人所有的崎岖坎坷,尝遍了那一代人所有的酸甜苦辣。女儿我已长大,本可以带你走一走,转一转,欣赏祖国优美风景,你却被病魔束缚住了。要强的父亲不愿向病魔低头,有病的岁月里仍是不辍劳作,种地种菜、耕地施肥,坚持早起锻炼。可是病魔丝毫没有屈服,父亲又得了严重的颈椎病,整天不敢转头,疼得整天自己偷偷抹眼泪。在我三叔、四叔的强烈要求下去了郑州做检查,经专家们会诊后最终决定必须要做手术,父亲再次像孩子般大哭。在郑州的这一个星期彻底改变了父亲,在病房里有比他的病情严重的,有年纪比他小的,有家庭负担比他更重的,有比他更悲观的……

出院后,虽然各种后遗症在父亲身上挥之不去,但父亲一改往日沉默寡言的状态,在一家煤矿的几次邀请下又去工作。我们也时常提醒他,他却说:“我责任还没尽完呢,上有七八十老母下有十几岁儿子,不能当病人。不是有话这样说嘛: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后来我只要有空就带儿子去陪他,只要听说哪有药能治好了类似这样的病,我翻山越岭去买药……

父亲与病魔抗争了十二年……

父亲走了。

我真切地记着当时对人生的绝望,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恋。看着父亲被人愈抬愈远,那种永无再见的绝望与痛彻心扉的悲伤让我体验了生命的残酷、无奈、悲哀、愤恨……春暖花开,转眼五载,父亲的音容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多少回在梦里,我紧紧抓住父亲的手捧在自己的脸上,而醒来,枕边空留的是一抹泪痕,还有无尽的辛酸和长长的怅惘……我想对父亲说:您对女儿的爱女儿是不会忘记的、女儿更不会忘记您的样子。假如眼泪能够构造通天的阶梯,假如思念能够铺成上行的天路,我会不顾一切径直走入天国,再把您带回我的身边。父亲,女儿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逍遥自在,安享极乐,愿天堂无病无灾无痛!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作者:王俊丽,神后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喜欢旅游、养花,爱听音乐,愿意约三五好友走遍祖国大地,欣赏山川美景!

策划:王留庆

编审:郑乾元

副主编:赵建

编辑部主任:徐洪涛

本期编辑:杜晓华

摄影:刘仁杰

校对:宋起中

弘扬传统文化,聚焦乡土文学!

如果您也感兴趣,欢迎来与我们一起写作!

喜欢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fsxg/120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