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父亲节特辑作家笔下的ldquo父

发布时间:2020-10-31 15:29:40   点击数:

写给父亲(诗歌)

文/丁济民

今日乡情嘠嘎作响时

我乘了一枚诗韵回家

滴落在石榴枝条上的雀鸣

吵醒了一串飞逝的往事

往事如温润而清亮亮的雨滴

洇湿了岁月的芽

傍晚飞翘的屋檐正挂着李白的短句

寻不见父亲平平仄仄而苍老的身影

如柿黄的月光却在叩门

我的泪水溢出了眼角------

我知道父亲的目光已然折断

不会再站在街头望了

十年前他走进了时间的深处

从此天天看地平在线的那一帧帧乡土版画

有时候墓上的蔓草展开一页页的故事

布谷的啼声

击打着黄河故道脚下的黄土

泛着春日镀铜一样新鲜的光泽

四季亦如一片片飘逝的图片

父亲在听中原大地的音乐

有时我从远方回来

他坟前的燃纸就袅袅飘升

还有杂踏而孤独的脚步

能迭印出一路疼痛的梅花‥‥‥

作者简介

丁济民,笔名甄石、河南师大教师、省作协会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散文百家》、《世界日报》、《北京文学》、《大公报》、《中文诗刊》(美国)、《青年文摘》、《天津文学》、《绿风》、《星星》、《书摘》、《杂文选刊》、《中原散文诗》、《滑台文学》等多家报刊发表诗、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部分作品被选入中外多种年度佳作文本。近几年征文获奖二百余次。出版诗集《远去的乡村》,散文集《时光书》(河南人民出版社)等。

父亲的回忆(散文)

文/张永霞

年农历二月初十,父亲因病去世了。父亲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长眠于老家的那块田地。

父亲一生自尊自强,重情重义,艰苦奋斗,坚毅隐忍。

这年清明节,我回去给父亲上坟。父亲不在了,我的心顿感悲凉,眼眶里充满了泪水。娘家的门庭全靠父亲支撑着,父亲走了,我觉得家中没有力量了。

父亲书法好,毛笔字写得很漂亮。过去,除夕这一天,乡亲们夹一卷红纸,络绎不绝地来我家让父亲写春联。父亲从清早写到傍晚,最后才给我家写。

父亲算盘打得极好。他给学校记过账,给村庙记过账。父亲打算盘的时候,坐得端端正正,手指灵活地拨着珠子,算盘珠子噼里啪啦非常响亮。

父亲唱过戏,他乐观幽默,唱戏总是扮丑角。父亲刚一出场还没开口唱呢,台下就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父亲深得乡亲们的信任,谁家娶媳妇嫁女儿,总是请父亲记情。父亲坐在人家的大房门前记情,我觉得十分骄傲。

父亲很聪明,学生遇疑难问题,不管多么难,父亲总能解出来。父亲享有“数学权威”的美誉。

父亲和母亲不争不吵,和睦相处。父亲临终前,把弟弟叫到身边让弟弟照顾好母亲的时候泪流满面。父亲,放心吧,不要以为我是女儿,我一样能把我母亲照顾好。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看着自己最亲爱的人濒临死去,而你却没有丝毫办法来救赎他。

一堆黄土将父亲与我们隔离开了,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再也不能和父亲坐在一起吃饭了。人来自泥土,必将回归泥土。父亲的墓地,成了我最牵挂的地方。

父亲是一弯波澜不惊的湖,父亲是一堵厚实的墙。父亲坚韧、勤苦、重情重义的伟岸形象在我心中树起了一座碑。

父亲坚韧的性格和伟大的人格,将激励我好好做人,努力工作。

作者简介

张永霞,年生,宁夏海原人。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在《江西散文诗》《作文周刊》《少年文史报》《农村孩子报》《乡村少儿》等报刊发表诗文,作品入选《宁夏散文诗选》。

我的父亲(散文)

文/夏彦红

儿时的记忆里,爸爸是一个不苟言笑,很严厉,很善良,很有主见,拥有慈悲气质的一个人,。

常听我妈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对我是比较偏爱的,那时候我爸在镇上的食品公司上班,在一个夏天的中午,我爸汗流浃背的骑着自行车回家了,我妈问这个时候回来干嘛啊恁热的天,我爸顾不得去擦满头的汗,拿出一顶好看的小花帽,笑着戴在我头上说,天热了给俺红妮儿买的小花帽儿,怕太阳晒着她就送回来了。再大一点,我爸在我们化工厂上班,经常住站汤阴,有一次出差回来给我带的礼物,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有一种深深的幸福感存在,一套小海军服,白色的裙子,系着蓝色的领结,裙摆处有一艘轮船,配着一双红色的皮鞋,在那时候,那样的衣服可是羡煞了不少同龄人的眼啊(包括俺家二妹)。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严厉的父亲,也正因为父亲的严厉、善良和正直,促使他在村支书的道路上走了好多年,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儿,到现在还有不少领导对我爸念念不忘,逢年过节都会捎些礼物送给我爸。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到善良,正直,不欺,不骗,不卑,不亢,做事要脚踏实地,做人要堂堂正正。我真的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个父亲,也一定会把老爸的刚正不阿和善良传承下去。

父亲节到了,在这里我要对我爸说一句平时说不出口的话:老爸,我爱您!祝您节日快乐!同时也祝愿天下所有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作者简介

夏彦红,河南省滑县人,系滑县作家协会会员。在久违的乡音里听见故乡,乡情在记忆中发芽。一个喜欢读书,喜爱文字,喜好用文字抒发内心世界的温婉女子,坚守风骨与品格。自信:摘一片绿叶,放在嘴里定能奏出春天的嫩音。

父亲的箩筐(诗歌)

文/郭自英

每天

星月还未隐去

退休后的父亲

便扛起他的箩筐

身披黎明前的熙光

走出家门

途经的大街小巷

一定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都依然如故

当天已大亮

父亲早已经

奔走在耕种的路上

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

腰板却弯成了月牙儿的形状

就连茁壮的禾苗啊

都心疼年迈的父亲

使劲地生长

为的是

好让他早点回家下晌

可一身疲惫的父亲

哪舍不得空着他的箩筐

父亲说

这箩筐虽小

容得下田野也容得下泥沙

里面装下的

不仅仅是蔬菜和柴草

而是我们的未来

更是我们全家人的希冀

作者简介

郭自英,河南滑县人,小学教师,滑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爱文学,喜散文、诗歌,乐于在安静的角落里,用文字来编织文学的梦,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记录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努力把日子过成诗。

我的生死之交的父亲(散文)

文/李民

世人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今生的小棉袄;而我与父亲,用生死之交来形容更恰切啊。

父亲更喜欢男孩吧?母亲曾说过,生我的那个冬日清晨,父亲感叹临床生了个大胖儿子。童年的时候,羡慕弟弟骑在父亲脖子上,望着他们父子俩笑得开心的模样,是曾经觉得自己不被父亲喜欢的。是八岁那年吧,挑食的我严重贫血,身上到处都是或青或紫的斑痕,连着半年,坐在父亲自行车后座上,每天放学去打针的日子,慢慢看懂了父亲的忧心如焚,那是电视正热播着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主演的《血疑》的年代。懵懂中父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父亲指挥着母亲把奖状贴在正门墙上,女儿小学五年级,获得全县作文竞赛一等奖。父亲眼睛都笑没了,逢人就说女儿得了英雄钢笔和大笔记本的奖品。其实,不是父亲您从小带我读书吗?每月的《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不都是您一期不落的买给我吗?得到奖状的时候,已经囫囵吞了《封神榜》《西游记》《水浒传》等,记得《红楼梦》正读到一半。那些父亲买给我的书,我看了又看书,集了满满几箱子。父亲,谢谢您在人生之初,您带我进入到精神生命的世界。

父亲骑着他的自行车,女儿求学,晚自习放学的静夜会默默跟着;女儿工作了,如父亲所愿,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冬日早读,六点黎明前天色正暗,从大功桥东送到大西坡侧,父亲说正好晨练;女儿恋爱了,现在外子还笑说:咱父亲当年规定我晚上九点半前必须你我回家,看你进门才能回去,说你怕黑;女儿出嫁了,父亲把女儿的手交给女婿的时候,说得真严肃:别让她吃凉东西,她胃不好,看好她。第三天早点回门,我给女儿做点好吃的!

父亲年四十七岁,女儿那年二十三岁,本该父爱如山,女儿笑靥如花……而就在那一年,母亲查出重病卧床,就在那一年,父亲查出重病手术,就在那一年,弟弟正在大学读书……捧在手心里的柔弱的女儿,要在一夜间长大,要在一夜间坚强,要在一夜间扛起责任。

父亲肠癌手术之后,母亲终究离去了。多少次冰雪地里良久伫立,多少次长夜里泪流满面,多少次陪同父亲康复锻炼,多少次为弟弟炖煮牛羊肉……我是女儿,我是姐姐,我是父亲和弟弟这一生可以依赖的亲人。我相信,我是在那一年学会了笑得灿烂,在父亲面前。

父亲的癌症在两年后复发,转移到胃部。当年安阳医院,医生医术精湛,为父亲主刀的大夫,五年后坦言,当时切除肿瘤缝合胃部时,预计父亲不会活过一年生存期,父亲的康复,在医学上是一个奇迹。女儿知道:当父亲决定放弃手术时,坚持手术的主心骨只能是女儿;当父亲术后躺在重症监护室里,从任教的滑县一医院两头奔忙,学生父亲都不敢耽误的代价,是患上了严重的膝关节炎;当父亲康复期间,饮食照料鸡汤鱼汤山药红枣香菇西蓝花等等,吃什么能防癌抗癌,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间,女儿一点点查书!

父亲的十年康复路,女儿的十年踏雷路。世上人家谁人没有经历过亲人重病啊,那种小心翼翼千方百计,那种当面宽慰转脸暗泣,那种咬紧牙关全心全力,为人子女谁人不懂?鼓励父亲健步走加强锻炼,求医问药加强营养,承欢膝下女儿是解语花……父亲,端给您的不止是一碗鸡蛋水,不止是一碗鸡汤挂面,不止是两块热腾腾的米糕,父亲,那是女儿坚定的信心:女儿和命运拔河,我要拔过来父亲的生命,我不能服输,我必须赢!

父亲,手术转眼二十年过去,今天您在安阳和弟弟住在一起,女儿现在鹤城怀着感恩的心好好地生活。马上要父亲节了,外子问我:“给咱爸买什么礼物?”我笑着说“生命”。父亲啊,女儿与您,今生是生死之交的缘分啊!父亲健在的日子,原本,天天是父亲节……

我是父亲的女儿,我愿天下父亲福乐安康!

作者简介

李民,滑县人,系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鹤壁市基础教研室教研员。多篇散文发表在《教师博览》《河南日报》等。

为爱担当(随笔)

文/尚阿曼

有担当的人是最有魅力的,也是值得人尊敬的。

曾看过一部电视剧由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有一部分情节可能纯属虚构,夹杂一些情感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记得其中有一段故事“蓝齐儿格格是康熙最钟爱的一位女儿,敢爱敢恨,骑马射箭样样不逊色于其他阿哥们。然而,康熙为了大清的发展,不得已采取权宜之计,把心爱的女儿下嫁于蒙古大汗葛尔丹,随着大清江山日益迅速强大起来,康熙为了大一统,又派兵剿灭了葛尔丹。在圣君眼里国家永远是第一位,为了国家的利益皇家儿女必须随时做出牺牲。然而,在情感上,蓝齐儿是不理解父王的,亲手把自己送给不爱的男人,随着时间慢慢地有了感情,有孩子了,却亲手又把自己的丈夫杀了。为了大清长远发展,皇上又罚自己的亲生额娘为宫人们刷马桶,种种事件加在一起,蓝齐儿内心是非常恨自己的父亲,一怒之下摔碎了自己生日时父王送的生日礼物,誓死不再进京”。

这种大爱在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很难见到,站的角度不同,决定就会不同,会有很多割舍、无奈、不理解。

记得让自己久久无法释怀的一场戏曲四平调,是拜金荣大师出演的《小包公》,人物特点刻画的极其精准,把心理、神情等表现的淋漓尽致。小包公的父亲包员外是位非常滑稽的角色,无主见、不分黑白、墙头草,在自己儿子不成名时,听从二儿媳挑唆一味地冷落、嘲笑、鄙视小包公。随后得知儿子考中时,脸变得比高铁都快,“我早就说嘛!俺家小黑仨有本事,就是不一般”。此话一出,引起台下听众一阵大笑。

蓦然回首,去年热播励志、情感大剧《鸡毛飞上天》,女主角骆玉珠很小时候丧母,其父爱赌、好吃懒作、自私、无赖,为了还赌债亲手将自己女儿卖给了人贩子,又偷走了陈江河放在骆玉珠手里的钱去赌博。让自己的女儿陷于无奈、痛苦、无情无义之地。一无所有、绝望、苦难逼迫骆玉珠内心无比坚定,凭借满腔激情多年拼搏打出了一片天地。多年后,其父得知女儿是大公司老板,又找到女儿想再勒索一把钱财,心寒井底。直至父亲最后出车祸身亡,骆玉珠都无法原谅父亲对自己曾经的残酷。在太平间掀起白单子时,只对父亲说了句“我们互不相欠,来生再也不要做父女”。

重温金典,记得很火的一部电视剧《欢乐颂》里面的女主樊胜美,出生在极其普通的传统、封建、重男轻女严重的社会精神底层的家庭里。其家人从来不要求自己进步,靠自己努力获得财富,而是一味索取别人,靠别人寄予生活。让一个在外奋斗的普通白领樊胜美喘不过气,像无底洞一样好像永远也填不满似的。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女孩出嫁后,即便不经常回娘家住,其父母仍为其原封不动保留了闺房,也会时常不定期打扫卫生,让姑娘无论何时回到娘家都会感觉温暖、爱意。

世间有各种各样、千姿百态、错综复杂的情感,也有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有家境优越,有出身贫寒,有父母开明,有父母荒唐,不管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会遇到什么复杂的人,我们都能更好地选择做好自己。如果遇到开明、执事的父母更应懂事、仁义、感激,如果遇到可笑的父母只能做好自己,毕竟给过自己生命,就足够了,如果不曾有生命怎感知在世间的存在,怎欣赏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

爱,是需要能力的,因为慈悲所以懂得,让我们敞开胸怀感知它的温度。在爱里,多份担当、多份责任,让爱温暖人心,真情永留人间。

作者简介

尚阿曼,字:漫毅,笔名:漫步云端。年4月生,滑县人。系滑县作家协会会员、滑县书法家协会会员、滑县美术家协会会员、滑县电影电视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刊登于《人生与伴侣》杂志及网站,座右铭:所有极致都源于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把啸声留给烟霞,把弦音留给清阴,在一只琥珀中温润如玉,让思索长出透明的翅膀。坚信:一直往前走,就会到源头!

HuaZhouZongHeng

“滑州纵横”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fsxg/123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