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父亲节古代父亲节竟是结婚纪念日

发布时间:2020-7-15 15:38:35   点击数: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

“於菟[wūtú]”是一古词,是老虎的别称。

鲁迅的这首诗,写出了父亲伟岸深沉的爱。兴风狂啸的虎并不是没有柔情,只是父爱深沉、大气,更难体会到里面内在的深情。父亲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对我们的严父表达崇高的敬意。

父:会意字,古文字形的“父”字,非常强调工具。

关于“父”字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一说是手持教鞭,表示父亲是行使责打教育权利的家长。《说文解字》:“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表示父亲的责任是以身作则、坚守规矩,教育孩子。“父”与“攴pū”本就是同源,举杖的人是“父”,举杖责打的行为就是“攴(扑)”所谓“鞭扑不可费于家刑”。透露着古代父亲、鞭扑、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说法郭沫若认为“父”的古文字形像手持斧头,表示男子是家中主要劳动力(若按此说,则“父”也是“斧”的源头)。

“父”字究竟是以手持杖的教育者,还是以手持斧的劳动者现在无法定论,但是它的基本意义“父亲”古今是一致的。当“父”读三声“fǔ”时表示“老年人”,如田父、渔父。

在如今在日常口语中,国人对父亲最为普遍的称谓却不是“父”了,而是“爸爸”!

很多人会以为“爸爸”是一个外来词,是近代才开始普及的一个称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爸,从父。与“父”是一字分化,“爸”最初是吴地方言。“爸爸”这个称谓起源很早。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广雅-释亲》篇已有云:“爸,父也。”

中国古人是如何过“父亲节”的?

很多人会认为中国的父亲节只是一个舶来品,是由西方传入的洋节。

其实不然,以儒家文化为本、注重孝道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为父亲过节的传统,只不过并不是在特定的某一个日子。

在古代的伦理关系里,“父权”是极重要的,代表着权威。著名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中,孔子说了句千古名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便显示出了古代“君权父权”至上的道理。

通过孝道把父子的关系推及到君臣,“事父以孝,事君以忠”这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所以古代时时刻刻提倡“孝”的礼仪,反而不会画蛇添足地特定某日为“父亲节”,更多的是以父亲为主的节日。

一、古人会将父亲的生日作为“父亲节”,一般要举行家宴,还要唱戏助兴。

在《红楼梦》第十回里便描述过这一场景:贾珍的父亲贾敬要过生日了,像贾家这种豪门望族,父亲过寿是件大事,晚辈在很久之前便要开始张罗。

父母的生日不可不知,一方面以父母能有如此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二、父母成亲的日子,在古代叫“天伦日”,也是以父亲为主的节日。子女需举行家庭礼仪,行“九拜”大礼,感谢父母赐予的血脉之恩。所以可以说古代的结婚纪念日也是父亲节。

三、做子女的每年生日到来,要先拜父母,这叫做“不忘本”,在父亲的安排下拜祖、拜庙、拜师等,然后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所谓“百善孝为先”,子女生日也要以父母为先,这才是尽孝的本质。

四、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父亲的“金榜题名日”,读书人称为“科甲日”,即考取功名的那一天。

“科甲日”是他们功名事业的起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人会一生铭记这个日子,而他们的子女们更不会忘记。每当这一天到来,都要为父亲举行祝福活动。历史记载,苏轼被贬岭南任职时,他的大儿子苏迈就曾从京城千里迢迢赶到那里,为父亲庆祝“科甲日”。

而到了近代,民国政府将8月8日正式定为中国的父亲节了。发起者之所以定8月8日为父亲节,是因为与“爸爸”谐音,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像是中文的“父”字。直到今天,中国台湾的父亲节日期仍然是每年的8月8日。

为什么光绪称呼慈禧太后为爸爸

你如果以为“爸爸”这个词只能用来称呼男性,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们知道清朝末年的傀儡皇帝光绪是怎么称呼慈禧太后的吗?亲爸爸!

在不少电视连续剧中,光绪皇帝都管慈禧叫“亲爸爸”。你以为这是哪个没常识的剧作家虚构的故事?非也非也,历史上还真就有这么一回事!“亲爸爸”是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独有的称呼。

因为光绪皇帝载湉并不是慈禧所生,其亲生母亲是慈禧的妹妹。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慈禧把年幼的载湉(tián)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后,为了表示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垂帘听政,便大言不惭地告诉大家:“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是醇亲王,他的母亲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的儿子,就跟我亲生的一样。”

这样一番话虽然荒谬,但是谁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去反驳她呢?而继承了皇位的光绪说是像慈禧“亲生的一样”,实际上处处受到慈禧的非难。

据说,因为慈禧本人是非常乐意别人以称呼男人的方式称呼她的,所以宫里宫外的人都叫她“老佛爷”。

为了生存,可怜的光绪皇帝只能投其所好,在面对这位阴险冷酷的“额娘”时,一改满族人的习惯,不但称其为“爸爸”,还特别在前面加个“亲”字,既显得亲昵又可以掩饰非亲之嫌。

但也有人说“爸爸”在满语里本来就是母亲的意思。满族人叫姑姑也是叫“姑爸爸”,这么一来,光绪在叫“亲爸爸”的时候其实只是称慈禧为母亲,只不过是不亲的“亲妈”。

不过无论是那种说法都说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认为“爸爸”不能用来称呼女性只能说还是太年轻了啊!

“父亲”是个意义非凡的名词,是家庭的支撑与依靠。与现在的父亲节比较,中国古代的“父亲节”似乎更具有亲情味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不管怎么说,爸爸永远都是儿女最坚实的靠山和最强大的后盾。古往今来对于父亲的称谓,实际上都蕴含着子女对父亲的尊崇和敬仰啊!

汉源语文在此祝全天下伟大的父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汉源语文“你学习,我奖励”活动开始啦

1、三年级以上或识字量超过个的均可报名

2、交纳10元学习保证金,进入学习群

3、学习内容:汉源语文《现代汉语词典》精讲

4、完成20天课程打卡,即可获得40元奖学金

5、此活动仅限新用户参与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ly/116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