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节日起源 >> 父亲节,写给我的父亲作者青箫图片
点击零点长安
每次提笔时,明明很想念他老人家,明明十分清晰地记得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明明还能感受到他对我的爱与关怀,明明想认认真真地为他写下些许纪念的文字,然而,每次都是长叹着搁笔不语,沉默良久。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描绘我的父亲,对于我来说,除了深爱与怀念,还有一丝丝愧疚与亏欠在心底,至今不能释怀。
父亲当过兵,性格宽厚,仁慈,坚毅,豁达。他在河南某部队服兵役七年,退伍后被分配在老家县城的粮食局工作,后来回到农村,一直在生产队当队长,直到心脏病突发,抢救不及病逝。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我家里跟另外一个社员给生产队算账记工分。
我从上小学四、五年级起就知道父亲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劳累过度的情况下,会有心衰,但是我那时太小,不知道这就是心脏病,不知道这种病是会要人命的。我天真的以为,只要好好计较身体,按时吃药,就一定会好起来。那时的我,总想着我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然后再由我陪着他们慢慢变老,度过幸福的一生。
01
高中毕业后,我在社会上飘荡了几年,后来跟邻村一个同学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我也经常回娘家看望父母,母亲身体尚可,父亲却非常糟糕。他不能感染风寒,抵抗力很差,每次一感冒,就会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憋闷得透不过气来。最严重的一次,晚上睡觉都不能平躺着,只能把被子折叠起来靠在背后,坐着捱过漫长而苦痛的一夜。
不医院做治疗的,父亲病情一直反反复复的,时重时轻。医院检查,住院部的大夫建议要么赶紧筹五万块钱做心脏支架手术,如果手术成功,又恢复得较好,生命质量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要么就采取保守治疗,等病情稳定后,注意休息,不要感冒受凉,饮食上保证营养,再带些药,尽量把病情控制住,不要让病情再发展下去,也许也能延续生命。
作为我来说,我很希望父亲能够做心脏支架手术,这样生命有保障,也能解除病痛。但是父亲好像已经参透了生死,他并不在乎怎么治疗,用啥方式治疗,他也知道自己常年身体抱恙,家里并没有什么积蓄,而且他也不想给我们增添经济负担,只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对我说:“孩子,咱带点药,回去慢慢将息,医院花这闲钱了。”
等父亲病情控制住以后,身体各种症状减轻,趋于稳定,我们就在半是忐忑半是欣慰之下出了院。虽然说心脏病剜不了根,但总算是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
02
后来在家养病的那段日子,应该是父亲生命中最平静、最值得难忘的一段时期。我记得每次回娘家看他,我母亲在土灶台做饭,父亲坐在烧得热热的火炕上,抽着旱烟。他咂吧着烟袋锅子,微眯着眼睛,靠在叠成豆腐块的被子上,在袅袅青烟中听我讲家长里短,讲军事新闻,讲世界纵横,讲体育赛事。母亲做好了饭,她会面带笑容拖着长长的音调,对我们道:“你们爷俩说啥呢?吃饭啰——”这时我和父亲相视一笑,对母亲说:“给你说你也不懂!”
我曾给父亲商量过筹钱做手术的事,父亲却并不愿意。他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活着就要豁达大度,淳厚善良,与人为善,至于能活多久,那是阎王爷说了算;他还认为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现在用药控制住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花钱动手术去冒险。
当时的我结婚时间不长,文化程度也不高,在农村生活,做个普工,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二三百块钱,家里也没啥积蓄,一下子要五万块钱的手术费,的确是拿不出来。再加上父亲的病情已经控制住了,气色也好了许多,脸色也变得红润了,而且也胖了一些,我便报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也许不用做手术,父亲也会安然无恙。
可是,在病魔面前,没有侥幸。二零零六年农历七月初九,父亲上午还在帮生产队算账,记工分,中午突然心脏病发作,抢救不急,溘然长逝,享年56岁。
我抑制不住心底无尽的悲伤,在父亲灵前哭得不能自已。往事一幕幕,伤心一幕幕。我和弟弟,从此永远失去了慈祥而睿智的父亲,此生不复再见!我们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再也没有父亲了!
03
这十几年来,我时常在想,如果当时我有足够的手术费,如果当时我不那么大意,不报有侥幸心理,坚持不顾一切去给父亲做手术,那么,父亲是否现在仍然健在?每每至此,心总是痛得无以言表,对父亲的愧疚与亏欠,像一根无形的细细的铁丝一样撕扯着我,令我无法呼吸,更无法释怀。我该如何才能解脱呢?
纵观父亲这暂短而又平凡的一生,其实我十分认可他。他常说的这几句话:宁做君子,不做小人;宁叫天下人负我,我决不负天下人。母亲每次听到父亲的言论,总是苦笑着说:“你就这死爱面子活受罪的命。”父亲笑而不语。
父亲生前兴趣爱好很多,喜欢吹口琴,也喜欢读书,从记事起,我家里或许缺油少肉,但从不缺书。烧炕上,桌子上,灶台上,前屋后院,随手就能拿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一有闲暇时间,他就拿起来看,最后导致母亲、我和弟弟也非常喜欢看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能捧着一本厚厚的《西游记》,连猜带蒙的看得津津有味。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语文成绩一向很好,我想这应该得益于从小耳濡目染的读书习惯,而这习惯是被父亲带出来的。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他农中毕业,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初中。记忆里他的钢笔字遒劲有力,一笔一捺,一点一横,极具抑扬顿挫感。只不过我在写字方面并没有遗传他的优点,我的字绵软无型,很是难看。弟弟应该遗传了父亲的优点,他的毛笔字和钢笔字,比我要好得多。
04
我和弟弟深受父亲的影响,对待朋友同学及乡邻都很友好,我们真诚而善良。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过不少的风风雨雨,我们安然度过。我们对待长辈尊重包容,我们心安理得。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前受父亲的教诲,根植于思想深处的一种宝贵的财富,是一生受用不尽的无价之宝。
父亲,我那永远爱戴的父亲啊!您长眠于青青泥土之中,与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为伴,应该是不会寂寞的吧?
父亲,我那永远也不能再见一面的父亲啊!家乡这十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外的稻田已经绿油油一片,格桑花开满地头路边,向日葵在晨风中点头微笑,这些您都看到了吗?
父亲,我那永远豁达大度的父亲啊!您的孙子叫然然,大外孙女叫甜甜,小外孙女叫绾绾,他们聪明可爱,很乖也很听话。我会给他们讲您从前讲给我的故事,讲您从前喜欢听的歌谣,还有您那天地间最质朴、最可贵的精神传承——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05
又是父亲节,父亲却与我天上人间!我用笨拙的笔墨写下对于父亲的思念与愧疚,却仍旧丝毫不能减轻心底的伤感。父亲的养育教导之恩,此生无以为报,来世必将结草衔环永生不忘!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只是,我还是不甘心哪!我很想拄着岁月的拐杖,叩问上苍:为什么所有的欢聚都会迎来伤离别?为什么?!
苍天沉默着,不回答。
——流浪的燕子泣于年6月21日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