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重发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并不是中国父亲节

发布时间:2020-8-29 12:42:55   点击数: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18885.html

也说所谓“父亲节”

关于所谓“父亲节”的文章又开始刷屏了。实际上,很多人连这日子是咋回事都没弄明白,只是跟风而已。不知道这个美国的父亲节,何时被中国人磕了头弄成节日了?只能说,西方文化话语权实在太具有入侵性、渗透性了!年,美国总统才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美国父亲节,至今不过40多年时间,就成为许多没头脑的中国人的稀里糊涂跟风过洋节的内容之一了。还振振有词:“要有仪式感”、“节日存在的伟大意义”云云。要知道,中国早在年就正式设立全世界最早的父亲节,今天,却被很多国人给遗忘了,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当然,有些人入了洋籍,或骨子里给洋人磕了头,则另当别论。

美国的父亲节,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Spokane)的布鲁斯多德夫人所倡导的,目的是纪念自己的劳累而死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年,美国签署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直到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才正式签署文件,将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美国的父亲节,成为美国永久的纪念日。

相比较于美国父亲节的设立,中国的父亲节,则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正式设立的时间也比美国要更早。中国父亲节是每年公历8月8日,又称为“八八节”,谐音“爸爸节”,在年就由国家正式宣布设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设立父亲节的国家。

中国父亲节具有如下文化意义:

1、纪念文化的意义:年8月8日,全民抗战胜利的曙光已悄然来临,上海的有志之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爸爸们,特提出父亲节构想。于是,上海文人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举行庆祝活动。战争胜利后,上海市的各界名流绅士,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建议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父亲节,政府对这份请求十分重视,经过开会讨论、并正式确定每年的8月8日为中国父亲节。

2、文字文化的意义:八月八日,两个“八”字重叠在一起,经过变形就成了“父”字;文字发音的谐音“爸爸”,八八节即爸爸节。既有创意、又顺口,简单好记、又响亮。

3、中华孝文化意义: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淫在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

展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敬老传统,纪念长辈老人,让中国自身的文化传承,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现在热炒的西方所谓“父亲节”,对我们中国人而言,大多是跟风,睡一觉就过去了。商家则借机炒作,大有“不买我的东西、不来我餐馆用餐、不转我的信息”就是不孝。其实,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的,应当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像“养不教,父之过”、“父爱如山”、“父之美德,子之遗产”等传统思想,要让它们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与灵魂。就如古人所造的“父”字,象形解释即为父亲之角色定位:肩披蓑衣、迈开双腿奔波做事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千年传承的中华道德文化内涵,不会以节日符号而转移。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自己的父亲节。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希望现在的中国政府正式发声,将早在年全民抗战胜利前夕确定的每年8月8日正式确定为国家节日——中国父亲节。让我们全球华人共同庆祝我们自己的父亲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应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文化复兴方面的重要内容。

(来源:新农社研究)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ss/118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