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八月八日,被遗忘的中式父亲节

发布时间:2016-10-1 14:40:37   点击数:
八月八日,被遗忘的中式父亲节

八月八日,被遗忘的中式父亲节

?8月份有什么节日?建军节、情人节、中元节……不少人能一口报出好几个。实际上,8月还有一个中式父亲节,日期就是8月8日。八八父亲节诞生于71年前,由上海的十位名流发起。

八八父亲节的提议是怎样出炉的?时至今日,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节日为何早已被遗忘?

十位上海名流联合发起“爸爸节”

年8月初,历时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无数将士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血洒疆场。为了鼓舞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也为了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上海的史致富、袁希濂、陆干臣、陈青士、富文寿、费穆、严独鹤、颜惠庆、梅兰芳、张一渠等十位社会名流发起倡议,将8月8日定为父亲节。

这十位社会名流个个声名显赫。史致富是中国近代新药业的革新人物,曾任上海新药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袁希濂是上海著名律师,擅长书法,通晓佛理。陆干臣是庚款官费留学生,耶鲁大学毕业后返回上海,担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市会组干事、上海青年会总干事,并任麦伦中学和东吴大学董事长多年。陈青士是著名的职业教育家。富文寿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回国后参与创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及儿科专业,医院院长。费穆,著名的导演,他作词的《父亲颂》,是父亲节必演曲目。严独鹤是著名文学家和新闻家,资深媒体人。颜惠庆是民国著名外交家,曾经官至北洋政府总理。梅兰芳,中国人家喻户晓,毋庸赘述。张一渠是中国第一家儿童书局的创办者,工书画、能诗文、擅金石,可谓多才多艺。

根据发起人的设想,“八八连缀,形同父字,而音又与爸爸二字近似,顾名思义,便于记忆。”因此,当时也有人把父亲节叫作“爸爸节”。发起人号召父亲节的纪念仪式仿照美国母亲节,子女佩花纪念,父亲健在者佩一红花,逝世者改佩白花。

年首届父亲节,发起者特制红、白花朵,每朵定价元,委托《申报》和《新闻报》进行义卖,售花所得全部作为助学金。据统计,首届父亲节共募捐助学金款项高达余万元。

捐资助学成为父亲节的传统项目

年8月2日,父亲节推行委员会决定,以万元作为谢晋元将军子女的教育费。在年的淞沪会战中,谢晋元率军坚守四行仓库,其英勇事迹众所周知,名垂青史。

8月2日的《申报》刊登了“父亲节助学金捐款报告第一号”。当日总共认捐助学金万元。3日共收72万元。4日共收90万元。

根据父亲节推行委员会的设想,如果资助名贫困的大中小学生,所需款项至少万元,更何况捐款愈多,受惠的贫寒子弟愈众。于是,除由各界人士自由认捐之外,父亲节推行委员会还组织学生义卖纪念花进行募捐,在7日和8日两天,委托青年会学生救济委员会选派各个大学学生,组成“标准花推行站”,总站设于《申报》报馆和青年会,在市区繁华热闹地段设立分站。标准花分为红色和白色两种,每朵义卖价格为元,预定销售目标为2万朵,义卖所得全部补充助学金。

此外,推行委员会又在《申报》呼吁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希望丰衣足食的人,慷慨解囊;热心助学的人,尽力劝募。”

利用父亲节捐资助学在此后形成了传统。年的父亲节,推行委员会委托上海青年会销售纪念花,该会选拔了五六百名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于8月7、8两日上街沿途销售,每朵元,销售所得作为助学金。

年的父亲节,上海运用了广播电台进行募捐。从下午1点开始,邀请各个学校的优秀学生,以及名伶、名票和歌星连续进行播讲和播唱,梅兰芳也参加义演。电信局鉴于此举意义重大,破例允许广播时间可以延长至次日凌晨2时。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率先捐款万元,潘公展捐献万元,社会各界总共认捐亿元,单笔最高捐献为20亿元。

司徒雷登赞成中式父亲节并乐助推广

父亲节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从刚一开始就希望将这一节日扩展到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年,父亲节推行的第二年,上海各界名流潘公展、吴稚晖、杜月笙等10人,认为父亲节的创设是抗战期间民族正气的表现,有必要大力提倡,而且我国发起的父亲节与美国发起的母亲节交相辉映,在中美敦睦邦交之际,尤觉意义深长。于是联名呈请上海市社会局转呈中央,希望由中央政府明文规定8月8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一体奉行。但是,将父亲节确定为法定节日的要求被国民政府行政院拒绝,行政院承认父亲节有利于维系和推广孝道,“颇堪嘉慰”,但是鉴于我国节名已经太多,故而暂缓核准。

为了促成父亲节的全国化和全球化,上海的父亲节推行委员会将发起经过和各种纪念标语等宣传品航空邮寄到全国40多个城市,以及华侨比较集中的南洋各地,并且委托各地各大日报予以刊登。推进委员会选派代表联名致函美、英、苏、法各国驻华大使,希望他们促成父亲节在这些国家的提倡和推广。

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推行父亲节也表示赞成,他说:“仁孝乃世界之美德,贵国发起父亲节,报德尊亲,消弭战祸,至深钦佩,自当转达敝国人士,共同提倡。”父亲节发起之后,既没有获得中央政府的正式核准,也没有获得其他国家的高度认同,但司徒雷登礼节性的回应,却让推行者对父亲节的前途充满信心。

民国南京上层社会曾流行中式父亲节

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父亲节的风气自然也刮到了南京。每年的父亲节前后,南京的《中央日报》等几家大报都会登出相关文章和报道,但这个节日在南京民间的推广并不十分顺利,各大商家也远不如上海的那样活跃,据说只有中央商场打出过“父亲节”的标语,并举行相应的促销活动。

南京上层社会的人士接受新事物比较快,逢着8月8日这天,这些人家里会有活动,子女会戴花,并向父亲祝贺。当被不知情的人问起,他们也乐于向大家宣传中式父亲节的来历。南京的基督教会和教会学校会在8月8日这天举行小型活动,算是对尚在推广之中的中式父亲节的支持。

中式父亲节的传统在大陆没能延续下来。年以后,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崩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这个节日和民国时期兴起的诸如商人节、教师节、农民节等节日一样,逐渐被淡忘,成为很少有人知晓的历史陈迹。

(《老年文摘》第期)

欢迎订阅《老年文摘》:

1.去往邮局直接办理

2.网上订阅请登录中国邮政报刊订阅网

3.

4.淘宝订阅:







































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ss/14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