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节日食俗 >> 过洋节还是土节,这里边有很大的秘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是中国的七大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是表达对天、地、人的尊敬,规避自然灾害,祈求上苍给予人间美好之意。这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过长有很大关联,虽然现在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但还是以现代的工艺技法表达过去节庆的内容形式。
春节被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传说为庆祝驱除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近代以来,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节日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近代中国大门被西方打开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传教士把圣诞节、复活节等宗教节日也传到了中国,到现在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市场。由于中国人处于好奇和追求奇异的心理以及表达情感的需要,对西方传入额愚人节、情人节、父情节和母亲节也趋之若鹜。西方的节日,一方面是宗教的节日,另一方面也是对人、鬼的一些纪念。由于表现方式与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同,很受一部分人追棒。
其实,春节与万圣节都有驱除妖魔鬼怪的意思,七夕节与情人节也都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元宵节、中秋节与父亲节、母亲节表达的是同一个含义,清明节和复活节都表达了对死去人的一种追思,而中国的重阳节则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尊重,端午节也有爱国之情在里边。
中国人更讲究一些礼仪,少了一些宗教仪式;由于讲礼仪少了一些幽默感,有着特有的东方忧伤气质;西方的宗教仪式,有了一层神秘感,而愚人节则多了点嘲弄和幽默感。这也许就是二者的文化差异,互相吸引对方的原因。其实,按照二十四节气,中国的节日还有很多,都是遵时守序的农耕节日,与现在的商业活动有些不合拍,而西方的某些节日,由于与商业活动合拍,便于市场炒作,所以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