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父亲节 >> 文学作品 >> 我们与父母记母亲节父亲节演出
青芒果社区XForU剧团母亲节父亲节演出记录
世事变幻,时光流转。我们的生活因为疫情而有了许多的不同。ForU剧团的团练和演出也一直到5月才慢慢恢复。
而在这变动不居的洪流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显得更是弥足珍贵。因此,我们剧团在5月母亲节和6月父亲节各做了一场专场演出。借这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感谢、崇拜、怀念、遗憾、害怕……。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是如此浓烈,它浸染了我们,成了我们一生的底色。
关于母亲,老舍说:
人,即使到了八九十岁,母亲在多少是有点孩子气的。而离了母亲,就好象被插在瓶子里的花,虽然颜色香味可能都还在,但却没了根。有母亲,心是安定的。
也有人在豆瓣里写了三句诗献给母亲:
妈,今晚吃什么?
妈,我衣服在哪?
爸,我妈呢?
但是豆瓣同时也有一个小组,里面有成千上万条的留言。这个小组的题目叫:父母皆祸害。
有人说:你和母亲的关系就是你和这个世界关系的原型。由此可知这个关系是如此的重大,值得我们来回望、来厘清、来反省、来展望……。
而当我们成为母亲,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我们与孩子建立了怎样基调颜色的关系呢?
母亲节晚上的演出,我们听到了分享者与母亲的各种故事。
有人说,母亲和自己互相之间有着无比的信任。如果不是时间限制,自己和母亲的故事能说到第二天晚上。
高中就去夜店,打游戏……,母亲都不反对。只提出每次都要让自己买单。长大以后才想起问母亲原因。母亲说:我相信你,不会去碰黄赌毒。所以如果是你付钱,你能控制。但如果是其他人付钱做主,就会有另外的可能。而一起玩的你,可能会因为同伴压力也去尝试。
有人说,母亲就是生活。小的时候母亲给我生活,现在我给母亲生活。
也有人说,从小母亲就对自己很严格,各种批评。就算长大成人的今天,都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达到母亲的要求。
高尔基说:
父亲是一部深沉的巨著,读懂了它,就读懂了人生。
我们在父亲的陪伴下长大,都未必都懂他。直到我们为人父母,才渐渐明白,来自父亲的爱。
6月20日父亲节演出,分享者的故事让我们对父亲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有人说小时候父亲每次回来都一定会带礼物,对自己百般宠爱。自己有个全世界最好的爸爸。
有人说父亲去年过世了,心里有时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失落。
有人说,父亲对自己有着文武双全的期望,十几岁少年时期,父亲为自己亲手缝纫沙袋,要求自己每天早起打沙袋,写书法。而年少的自己,又贪玩又有着青春期的叛逆,和父亲颇多冲突。长大以后回想起来才体会到了宽厚的父亲,那颗望子成龙的心。
而那个天资聪颖又自我要求严格的父亲,背负着地主的身份,会吹笛子,会算账……。父亲一生都以事业为重,对儿子也一直严格要求,希望儿子能活成自己心中期待的样子。而自己虽然很淘,却在父亲前乖乖的,考了大学,进了很好的公司。但自己做了父亲后,因为孩子的特殊原因,辞职在家专心照顾。父亲离去这么多年,想起总是特别遗憾。如果有可能,真想再和父亲见一面,聊聊。希望父亲能为自己感到骄傲。
还有那个幽默的父亲。一早把女儿叫起来,自己却偷偷去睡回笼觉。被女儿发现后,辩解说:我过的是美国时间啊。
也有人说有一天忽然发现曾经强大的父亲变小变弱了,自己却没准备好和这样的父亲建立新的相处方式,朝夕相对却不知如何亲近。
有人说想到父亲最主要的感觉是害怕。父亲提什么都不敢拒绝,每次说不都心跳很久,要鼓起勇气。
我们可以选择伴侣,可以选择朋友。但不能选择父母。无论我们如何看待他们,看待我们与他们的关系,他们都是我们生命的来源,是我们一生的起点。我们身体与灵魂都与他们紧密相连。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时代和环境里成长,我们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带着环境和家庭的烙印,跌跌撞撞地做了我们的爸爸妈妈。
或许在回望的时候,我们能更多地看到他们给予的拼尽全力的爱,以及局限下的无奈。因而有一天,当我们也成为父母的时候,能多些觉察,多些力量,超越过去。
也希望每个人在如此重大的关系中,都被爱和被爱,温暖和理解环绕。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
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感谢每位参加的朋友,感谢每个分享的故事。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回味,那些真实与感动,都是大家给予的。
再一次,谢谢你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