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父亲,是一辈子都不能失败的事业父亲节

发布时间:2020-10-16 20:33:40   点击数: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9.html

在家庭中,谁是最敏锐的“侦查员”?

答案是:小朋友。

张强,来自杭州的一位企业家,是两个男孩的爸爸,大儿子8岁,小儿子6岁。

张强

细心的他觉察到,自己的两个小孩就像小雷达一样,随时随地在家中扫描。爸爸在家里面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语乃至所有的表现都会记在他们心中。

很多时候,作为爸爸自己讲过的话,也不能完全做到。于是,孩子们对父亲的行为便有了模仿、质疑、反驳……曾经有一次张强像往常一样严厉地教训儿子,没想到大儿子反过来冲他喊道:“为什么你生气,我不能生气?为什么你说的都是对的?”

7、8岁的儿子就开始公然向爸爸挑战了,这让一向在家拥有绝对权威的张强内心不禁强烈触动。

这次触动,引发了张强的思考:做爸爸,何为正确?

张强分享

敢于自省的爸爸

是勇敢的爸爸

张强与儿子关系升华,源于读懂自己的父亲。

张强记得上高中时,有一年时间,他都没有理过自己的父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和父亲在小路迎面走来,只有父子两人,在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他故意扭过头去,都没有叫父亲一声。

他的心里有怨,父亲是家里的火药桶,吵架打骂都是常事。父亲总是酒后开始发火、骂人、摔东西,母亲与哥哥以及自己则在一旁忍气吞声。

那时的张强,好羡慕别人家的父亲,渴望别人家的和睦。他默默告诉自己,长大了,绝对不能做父亲这样的人。

后来,张强读大学、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如今,他也成为了两个儿子的父亲。然而,在毫无察觉中,自己仿佛延续了父亲的方式,对自己的儿子也常常是简单粗暴。

有一次,看到儿子有点哀求的样子,张强似乎联想起了什么,但念头一闪而过,他没有抓住!

直到有机缘学习中华文化,张强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反省,他开始慢慢理解父亲当年的心情。

父亲只有三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奶奶为了维持家庭,把老大留在身边,老二送到自己弟弟家寄养,唯独把老三——也就是张强的父亲,送给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一户农家。在农村,父亲的童年和青少年都充满了苦难。

父亲内心应当存了太多关于命运不公的怨言:他的父亲是知名大学法律系毕业生,他的母亲是当地大户人家千金,他原本应当一帆风顺,但因为父亲的早早离世从此命运改变,大哥在城里继承了父母房产,二哥受舅舅一家照顾并继承舅舅的房产,为什么到了他这里,就只能艰苦务农、白手起家?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张强的母亲身体又不好,家中一切,都需要父亲拼尽全力,容不得他半点懈怠。瘦弱的父亲和母亲一起抚养和培育两个儿子考上大学,在村里人“读书无用论”的冷嘲热讽中,父亲坚持让哥俩读书。每次亲戚聚会劝说父亲让孩子们早点干活,父亲都会坚定地告诉他们“砸锅卖铁也要供儿子们读书”。

父亲那么努力,那么坚强,父亲对孩子毫无保留的好,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当年的行为痛彻心扉。他感恩父亲赋予自己生命,养育自己读书做人。在深深的忏悔与感恩中,他向父亲保证:一定要让父母的晚年更幸福,让自己的家庭成为积善之家,让父亲的担当与奋斗成为建设家族兴旺之道的精神动力,温暖和激励家族的每个成员,让儿孙们都成为让父亲放心和自豪的家族一员!

年,张强被儿子的学校推荐做代表,参加区里《勇敢的爸爸》主题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敢于反省的爸爸是勇敢的爸爸》,这次演讲获得了最有分量的“最佳启示奖”,台下的教育专家和众多家长也深受感动。

那一天,他特地让远在绍兴的父亲看直播。在很多家长、校长的面前,他郑重地向父亲道歉。

他说,这是迟来40年的道歉。至此,他心中最大的心病没有了。

当他跟父亲修复了关系,他也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心门,把孩子真正装在了心里。

他和孩子们的关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内心深处开始尊重孩子,用更好的方式和他们去交流沟通。

疫情期间,他一直住在太太的老家千岛湖,带着两个孩子度过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春节假期。假期结束,当他要回到杭州工作的时候,孩子们居然落下了眼泪。以往,孩子们从来不会有这种留恋的情感。

孩子们含着泪,往爸爸包里塞了好多零食,他们说:爸爸一个人去杭州工作,很不容易,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此时的张强,特别感动。

父亲的力量

在筹备《勇敢的爸爸》主题演讲的过程中,张强发现,现场来的妈妈特别多,而爸爸简直是稀有动物。

这引发了他对于父子关系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中的“隐形爸爸”太多了。从大数据上看,超过55%的家庭,由妈妈担当陪伴孩子的主力。而爸爸陪孩子时间较多的家庭,比例只有12.6%,还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陪伴得多。甚至有个说法叫做“丧偶式育儿”,专门用于描述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缺位。

疫情期间,张强阅读了至少有几十万字专门讲父亲的文章与论文。他专门登陆中国知网,付费去研究、去看全世界各种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讲父亲角色的重要性,还买了一堆书研究、学习。

他认识到,丈夫“赚钱养家”,妻子“相夫教子”,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看上去似乎是完美的家庭模式。其实,存在极大的隐患。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父亲代表着力量,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可替代的角色,父亲缺席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一生。

他也一直在反省自己。通过观照自己内心深处的念头,他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潜意识就是:事业比孩子重要。

他十分羞愧,自己多么的自私,连对自己孩子的爱都不真切,心中又能真正装下谁呢?

他说,过去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无条件的爱”,现在,我真的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我们一生都不能失败的事业。

作为一个创业中的男人,他一直在拼搏、努力,一直渴望事业的成功,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认为的任何成功都没法弥补子女教育上的失败。

深感做爸爸不易、做男人不易,张强萌发出一个想法:专门为爸爸们做一个爸爸课堂,召集更多的爸爸一起来成长,迎接事业和家庭的双丰收。

最近,张强和一群杭州的志愿者一起发起成立了“爱之以道”家长成长机构,并制定了一个“大山计划”。“爱之以道”邀请了56位创业的爸爸,将四合院的明心净心功夫和家庭教育的内容相融合,在线上做了一次“父亲的力量”公益课程。

五天时间里,每天晚上56个爸爸一起,反省对孩子缺乏陪伴和引领的亏欠,每天学习中华文化,学习如何做好爸爸。

第一天,56位爸爸针对父亲的六大误区进行观照和反省:

1.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在家带娃

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误区。爸爸会觉得自己赚钱养家就行了,家庭教育都是妈妈的责任。孩子身边从小就是妈妈、奶奶、保姆、幼儿园的女老师,如此以来,孩子接触的都是女性阴柔的情感滋润,但缺少了男性的阳刚力量,这是现代孩子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2.孩子还小,大一点儿再参与

事实上,0-3岁,是爸爸和孩子建立情感链接的最好时期。没有情感基础,就没有管教基础。

3.棍棒底下出孝子

有人认为:好孩子是打出来的,不趁着孩子弱小的时候以武力震慑,等孩子长大了,就管不了。

诚然,对孩子最大的爱是严格。但是,是否一味打骂就是严格要求呢?

孩子虽小,亦有良知之心,能够引导孩子自我反省,自己改过,比暴力制服更加有效,而且简单粗暴的方式,会给孩子会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4.孩子终于上学了,管好学习就行了

5.夫妻教育理念不一致,爸爸就退居二线了

6.都想做好爸爸,但是没时间陪伴

……

(以上内容不再赘述)

“大山计划”的核心课程除了父亲教育的六大观念误区,还有父亲教育的五层境界、父亲对子女的四大影响、父教养成的三大机制、父教提升的两大功夫、父亲成长的一个核心,等等。

父爱如山。张强希望通过“大山计划”和一群兄弟一起成长,从此成为兄弟连,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爸爸军团!他也希望有更多的爸爸加入这个团队。

父亲节,姐妹俩和小帅哥祝正在参加“父亲的力量”工作坊的爸爸杨挺、刘明节日快乐,而两位爸爸说,自己的学习成长就是给孩子们、给自己最好的节日礼物!

爸爸们的学习心得:

爸爸1:参加了这次学习,我一定要做反省,以后不再做说教的爸爸、指责的爸爸,做一个无条件爱孩子的爸爸。爸爸2:这是我有史以来参加的一次只有爸爸们的学习,感到意义十分重大。我的内心有了无穷的能量,也有了成为好爸爸的信心。

爸爸3: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原来需要成长的不是儿子而是我。

……

本周末(6月20-21日),正值父亲节,“爱之以道”家长课堂又组织了一次《父亲的力量》工作坊,又一批爸爸们聚在一起,发自内心的喊出“爸爸有力量,孩子有希望”!

父亲,是我们一生都不能失败的事业。

其他行业都可以更换,唯有父亲这个行业是永远没有办法也没有机会更换和弥补的。孩子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产品,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换不回家庭和子女教育的失败。

愿男性同仁,成为一名成而无患的父亲。

深深地祝福天下所有父亲,节日快乐!

「百日成长计划」系列介绍

①许多人,一直在学习,但很少有成长。原因为何,出路何在?

②一颗种子,何以长成参天大树,且硕果累累,又年复一年?

③陪伴式学习与成长

④「百日成长计划」第一课,你听了吗?

⑤“又一个田彩云醒来了!”

⑥「百日成长计划」28分钟试听课程⑦「百日成长计划」第二期预热报名

(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hd/122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