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还在指责中国式父亲的你,什么时候质疑

发布时间:2018-2-25 21:54:03   点击数:

摇滚酷爸郑钧说:亡羊补牢

“我现在是辞职在家,去年刚从新浪辞的。”

“是吧?太牛了!”

“弄孩子。”

“老婆呢?”

“老婆上班。”

前新浪娱乐事业部总制片人李华民

我最近看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在那个节目中,出现最高频的词汇,是“反思”,第一期的命题是“中国式父亲”。

在节目里,“无聊”的摇滚酷爸郑钧“下凡”到全职奶爸家,与一对素人父女共同度过了两天一夜。素人爸爸李华民是前新浪娱乐事业部总制片人,辞去高薪,如今在家专心“弄孩子”。

两天一夜后,有着一对儿女的郑钧大大,湿着眼眶发出感慨:亡羊补牢。

《生活相对论》-郑钧

男主外女主内?

曾经郑钧这个专心弄音乐的老爸带着自己的儿子还上过一个亲子节目,却遭人吐槽:太真实了。

沉默寡言、生活情趣寥寥,郑钧回到家自然而然地一坐,万事皆空,可算得上是“中国式父亲”最客观的写照。

网络上甚至有句戏言:“父爱如山”,就是回到家里像“山”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爸爸回来了》

其实,自从宣扬女权成为趋势之后,“中国式父亲”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如今甚至有了两个很流行的词,叫做: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这种现象的原因,常常被归咎于男人的不愿意承担,但在《生活相对论》的节目里,我却看到了另一种无奈的可能性。

郑钧在得知曾为新浪管理层的李华民为女儿辞职后感慨道“从没见过这样的人”,并喟叹“我也希望能这样,但是实现不了”。

在中国家庭里,常常听见妈妈说一句话是,“孩子爸,帮我带下宝宝”,常听女性说“凭什么要我做饭?”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抱怨和质问,这个家庭里,丈夫、父亲都去哪了?

但其实,没有存在感的隐形丈夫、父亲,有时候并不是男人自己的选择,反而有可能是被女性一点点推出去的。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从女性的择偶标准来看,男人就应该事业有成,而不约而同地将自己作为弱势需要依附的一方,但又继续叫嚣着自己要追求家务均分。

由于生育原因,由于婴儿对母体的需求更大,由于普遍职场女性的晋升可能性低于男性,收入也更低。从理性层面,从追求利益最大化考虑,常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但这种分工往往被女性抱怨。

但平心而论,如今女性独立说被大肆宣传,但大多数女性的择偶标准依旧是,期望男性收入多、老公比较强势。

我想,更多的女性,在婚前对伴侣的要求,有着女性长久的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我记得之前有个特别火的话题,说一个老公一个月给11万家用,半年不回家,无数女人下面留言,拿钱回来,一年不回来都行啊。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真的是女性一边抱怨着,一边继续将自己唾弃的分工沿用至今。

我有个表姐,生完孩子两个月就开始出差了,留下丈夫照顾孩子喂奶粉换尿布。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表姐买德国奶粉、日本尿片,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

一味想要改变家庭分工,却又期望丈夫拿高薪供养自己,你丈夫难道就活该被你生吞活剥吗?你看,其实像我表姐那样,家庭分工是可以改变的,但这绝不止于口头上的叫嚣,最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作为来达成的。

如今,最好的家庭分工,只是在现有的条件里,尽可能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以保障家庭生活的质量而已。当然,被提及的物质成本只是最容易的量化衡量的指标,追求利益最大化,还包括孩子的最优教育等等。

而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又或者是“男主内,女主外”,也只是侧重程度不同,那些完全不参与孩子教育的隐性父母,依旧不会停止被申讨。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在很多妈妈眼里,爸爸这个角色本身就存在感不强。

还在上学的时候,常常听见老师说,让某某父母来学校一趟。当爸爸说“下周要出差”,老师说推迟一周时,妈妈会说:“就我过来就行,孩子爸爸也不懂。”

“爸爸来不来都无所谓”这样的潜台词,对妈妈来说,对孩子来说,对老师来说,都成为了一种行动准则。于是在很多妈妈眼里,在孩子眼里,或许爸爸本身就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据我观察,身边的妈妈们都有一个特点,她们会觉得丈夫根本不了解孩子,将孩子交到爸爸手中是一万个不放心,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才能被认定是真正对孩子好。

就像网上常有一些有趣的爸爸带娃方式,用吸尘器给女儿扎头发,抱着孩子跳杰克逊的舞……

我想对孩子来说,会开心自己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朋友;而在妈妈眼中,在丈母娘眼中,这叫胡闹。

所以久而久之,在家庭和育儿中,爸爸的存在感就变得特别低。我听过很多爸爸抱怨过:反正做不做都会被念叨,做多错多,不如不做。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

太多口头上的伪女权

现在一些女权运动真的太激进了,她们宣称女性在家庭中、在社会关系里饱受压迫,追求女性要独立,一定要压倒男性、比男性强,但事实上没有收入的她们,却依旧要求丈夫无理由的富养,买鞋、买包、发大额红包是必须的日常。

就比如前些天,又看到的一条朋友圈。

多少在口头上觉醒的人,并没有多少人在从思维上、行动里改变。

很多追求独立的女性,依旧要求着相亲对象有房有车有高薪;

很多宣称男性在家庭中不承担育儿责任的妈妈,依旧要爸爸帮忙带孩子20分钟需要交代1个小时,最后还依旧自行照顾。

恕我直言,很多时候,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务和照顾孩子,实际上是自己对现实的妥协,对收入差距的妥协,对理性分工的妥协,是自己的自愿。

但即便这样,就是有着那么多的人,仍旧一边对现状无能为力的妥协,一边又期期艾艾的抱怨。

文丨李喵娘图丨源自网络

喵娘说

人类社会的前进、人类文明的留存,

该是男女用各自的优势互相协作,

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工。

所以,真正的战役,

其实不是在男女之间。

“我们都是长不大的喵”

微博/李喵娘







































白癜风正规医院
白癜风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shougj.com/jrss/9857.html

------分隔线----------------------------